黃金不是泡沫 6年內中國國內開采將耗盡 |
個人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索羅斯總是說黃金是泡沫,但他又大量持有黃金ETF。“黃金是野蠻的遺跡”,凱恩斯針對的不是作為投資品的黃金,而是金本位制。 我暫時還不能判斷黃金是否正在回歸貨幣角色,但是黃金作為有力的投資工具,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地位發生了轉折性的崛起。目前全球經濟是不穩定的,很多人低估了這種經濟不穩定的長期性。全球金融危機讓各國政府強化其拯救力度,各國國債發行規模和財政赤字越來越大,但經濟并沒有預期般的穩定復蘇。實際上,未來經濟穩定性將變得越來越差。 過去的全球投資組合注意力是放在高杠桿、高回報上面,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這是它們的風格。但未來全球投資組合會更加強調穩定性,規避風險。黃金則是一個完美的避險工具。 目前黃金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約只有0.6%,我認為未來幾年內這個比例將會達到2%-5%的水平,這也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水平。當然你會問達到這個比例之后,金價會處于什么位置?我還是不能做具體的價格預測(笑)。 6年內中國國內開采將“耗盡” 《21世紀》:黃金市場在需求方面的確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比如投資需求大幅度代替了消費需求,您是怎樣看待這種變化的?您是否認為中國人或者其他的亞洲人,在未來會像印度人那樣熱衷購買黃金,黃金“重心東移論”的說法是否成立? 施安霂:我之所以強調“黃金不是泡沫”,最重要的依據就是來自需求方面的可持續增長。的確,現在黃金投資需求比重上升非常快,從過去的30%上升到50%。更重要的是,黃金整體需求增長也非常強勁。這不是意味著黃金的投資“占掉”了消費。無論是黃金作為首飾的需求,還是黃金在工業應用上的需求都非常強勁。 印度是黃金首飾消費的大國,他們天生喜歡黃金,印度民間農村婦女的擁金量超過美聯儲8000多噸黃金儲備,而且即使金價比年初上漲了23%,印度人還是繼續購買黃金,印度強勁的經濟會繼續支持民間藏金。中國的私人購金也非常旺盛,我們認為,未來20年,中國的黃金首飾消費市場將增長50%-70%。另外,土耳其、海灣國家的國民都在大規模購金,從這個角度,我贊成“西金東移”的判斷。 《21世紀》:當然,討論黃金市場,不可回避的是中央銀行的角色。中國央行在降低美元儲備比重的同時,正在穩步增持黃金,但卻不愿意從外部市場大肆購買,主要是利用國內的黃金開采來增加黃金,您認為這一狀態會持有多久,中國央行是否最終會成為外部市場的重要購買者? 施安霂:我認為中國央行對黃金市場的作用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