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價大起大落背后的推手:小投資者 |
發布日期:11-05-11 08:29: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鳳凰網財經 作者: |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最近銀價飆升至30年來的高點時,佐尼斯基(David Zornetsky)決定買進一些。他31歲,住在紐約州Beacon市,目前正在找工作。當時他希望用投資白銀賺的錢搬到紐約市去,并支付學生貸款。他說,我一直聽說今年銀價可能漲到每盎司150美元。 相反,銀價遭受了1980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1980年,得克薩斯州的富豪亨特兄弟試圖囤積白銀,不過最終失敗,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事件。上周白銀期貨價格在短短五個交易日中從每盎司近50美元暴跌至35.28美元,令華爾街的擁躉和個人投資者茫然無措,一些人不得不應對突然的損失。 佐尼斯基說,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今年白銀理應表現非常好。他的白銀投資跌了約25%。 在白銀歷史性的暴跌背后是失控的市場,推手是投機性交易者,其中很多是可能在錯誤的時間入市的小投資者。 佛羅里達州退休人員巴達克( Donna Badach)說,白銀占她 資產的60%,并且她對銀價反彈有信心。Bache Commodities資深金屬策略師史密斯(Andy Smith)說,如果說黃金是蒙特卡羅的賭場,那么白銀就是拉斯維加斯的老虎機。 甚至是最老道的投資者對貴金屬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對對沖基金經理鮑爾森(John Paulson)等很多最受尊敬的華爾街人士來說,投資白銀和黃金意味著可以保護其不受央行措施的沖擊──央行繼續向全球金融市場注入資金,可能會推高通貨膨脹。不過,索羅斯(George Soros)等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這種擔心過度了,他們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不太可能任由通貨膨脹失控。索羅斯的基金近幾周來已經拋售了白銀和黃金頭寸。 今年各類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上漲,不過很少有市場出現白銀一樣飆升的勢頭。這是因為白銀與其他大部分大宗商品不同,更有可能出現飆升和暴跌。 首先,白銀比很多其他市場規模要小,意味著一些本來可能入市、從而能夠調節大幅波動的較大投資者會避而遠之。黃金的可交易期貨合約數量是白銀的近四倍。去年新增黃金供應的價值為2,170億美元,其中有17%是由各國央行和跨國金融機構持有。與之相比,據倫敦金屬咨詢公司GFMS Ltd.的數據,2010年新增白銀供應總計490億美元。據分析人士估計,有不到5%的白銀是由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所持有。 相反,全球白銀有一大部分是以硬幣、徽章和銀條的形式由個人持有,不過難以確切估計其數量。 有史以來最大白銀泡沫這類投資者是被白銀相對較低的價格所吸引,不過他們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