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九之巔 金價會否重現8月暴跌 |
9月6日國際金價再度沖至1900美元之上并創新高,金價還能上漲嗎?8月份出現的跳水行情會否重演? 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全球經濟層面及貨幣市場發生了重大轉折,黃金價格在這種情況下“驚心動魄”,從1900美元暴跌至1700美元,再從1700美元漲回至1900美元,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與8月23日沖上1900美元的歷史高位相比,本次黃金價格的上沖有兩個因素比較特殊,其一是美元指數已連續反彈五日,其二是黃金ETF及各國央行并沒有發出增持黃金的消息。由此看來,金價要想再度大漲,難度已然不小。 黃金作為一種非信用資產,隨著信用資產的惡化,其受到追捧以及價格上漲是一種必然。而最近兩個月的暴漲,更驗證了全球信用體系對于黃金價格的影響是多么深遠。7月1日,穆迪和標普威脅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黃金價格從1480美元直接飆升至8月2日的1660美元,緊接著8月6日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黃金價格從1660美元一口氣沖到了1900美元上方。與信用問題比起來,地緣政治等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似乎也要退居二線。 當然,1900美元之上的價格也賦予了黃金更多的神秘色彩,很多投資者開始擔憂,短期價格的暴漲會不會導致另一個極端——暴跌的重現。尤其是從技術層面來看,出現雙頭(一種頂部信號)的概率也在加大。情況有這么嚴重嗎?其實從黃金價格變化的歷史來看,價格變化并不能代表黃金本身的變化,價格是貨幣的體現,黃金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如此暴漲暴跌,與全球貨幣市場及信用體系的“變臉”是分不開的。 目前來看,各種不確定性云集,白宮下調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高盛發布報告稱全球經濟前景異常黯淡、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更是堅稱,當前局面比2008年更糟。鑒于此,巴西央行意外降息,日元注水,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也開始考慮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歷史似乎還在重演,跟當年的日本一樣,各國試圖用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去對抗美元的寬松,確保經濟的穩定。然而市場最終發現,還是美國經濟的韌性強,貨幣政策的穩定性也更好一些,美元需求量由此開始增大。從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匯率走勢來看,非美貨幣遭到拋售的跡象明顯。至于黃金,持有者沒有任何理由在此時大幅拋售,因為無論看好哪個經濟體,無論美元是否反彈,紙幣泛濫已成定局,長線持有黃金理由依然充分。 只是,在一個流動性過剩和恐慌情緒蔓延的市場,投機情緒必然強烈,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吸引了更多的投機資金進入,這給黃金市場也造成了一定壓力,短期資金流出一旦加劇,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