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價“跌跌不休”,本周頭個工作日,國際黃金價格重挫2.6%,為7月初以來最低。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4年2月主力黃金合約價跌28.50美元,收于每盎司1221.90美元。有分析師統計,2013年迄今黃金價格累計下跌逾25%。
而有統計顯示,11月份在歷史上歷來是金價的“高表現期”,在過去45年里,11月份的金條價格平均漲幅為1.4%。但說來也怪,今年狀況明顯相反。
面對這種狀況,部分投資客“壓力山大”。有鑒于此,照理說商家應該小心謹慎,如履薄冰,事實并非完全如此。譬如就在上周,由多邊金都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邊金都)獨家發行并授權國美在線銷售的多邊品牌黃金投資產品、黃金飾品全面上線。
多邊金都此次推出的“Multigold”(多邊金條)萬足金系列投資金條、刀幣、金元寶等產品,在促銷活動期間不僅“手續費”不足傳統投資金條的一半,而且多款產品創下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當日新低,還首次推出終生質保承諾。
雖然,此次國美在線開售黃金盡顯低調,但其以微信為主導的無線互聯網亮相,還是引起了業內的關注。同樣在最近,中色金銀交易中心也隆重宣告成立,高調進軍黃金市場。
中國有句俗話,“無利不起早”,說明商家對黃金市場還是比較看好。應該說,從短期來看,市場偏向于看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人氣,但若要問還有誰能給“熊”了一年的金市增添一抹亮色,那一定是“中國大媽”。
今年4月以來,一批喜歡四處抄底的“中國大媽”趁著金價下跌涌入金市,逢低買入,頻頻出手,攪熱了國內金飾品消費市場,其巨大的需求引來國際金市“共鳴”,成為影響國際黃金市場的生力軍。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是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和進口國,并且在今年第三季度以209.6噸的總消費量取代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
這背后存在的一個現象是:每降一次價就迎來一輪搶金潮。盡管職業投資者們對近期金價走勢普遍持觀望態度,但一跌再跌的黃金價格,對有著“剛需”的消費者們依然是很大的誘惑。
中國黃金旗艦店店長黃鵬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最近每一次下調金價,店里都會迎來一輪明顯的銷售高峰。“特別明顯的是千足金飾品,11月下半個月銷量同比增長了100%。”
隨著上一輪金價下跌,京城金店出現了“2字頭”千足金價格,勾起了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王府井(行情 股吧 買賣點)工美大廈中國黃金專柜打出千足金首飾每克289元的低價促銷,一個面積不大的柜臺三天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