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產品并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商品,它們還反映了全球經濟的運行趨勢。金屬是經濟增長的基礎。而貴金屬,特別是黃金,還可以是通往我們靈魂的窗口。
投資者在放棄黃金?
除了被用作貨幣,或是擔心通脹上升時作為價值儲存工具,黃金被認為是最原始的恐懼指標。當世界處于不確定或是高風險時,黃金的需求就上升。加拿大皇家銀行(行情 專區)資本市場全球期貨副總裁、資深黃金交易員喬治·格羅說:“5000年來黃金一直保持其價值。你不能過多地相信貨幣,所以人們喜歡持有一些黃金,因為它方便攜帶,流動性好,并可以立即兌換成其他貨幣。”
黃金是備受關注也是全球交易極為廣泛的商品,如果人們將它看作是一種商品的話。有人稱之為貴金屬。作為貴金屬,黃金是孤獨的,它也許是最后一種貴金屬。而不少人將它視為一種貨幣,也是唯一一種能保值的貨幣,除非我們能找到一種比央行印鈔票還容易的點石成金之術,否則黃金將始終供不應求。
但是,從2013年開始黃金的需求減弱。原因是經過央行大面積的刺激政策,眾多分析師們所預期的通貨膨脹上升卻并沒有實現。
格羅說投資者正在放棄黃金,這可以從較低的持倉量來證明。投資者不斷買進虛值的看漲期權。幾年前,礦業公司常常賣出遠期然后買入虛值看漲期權,但現在礦業公司則在賣出看漲期權,并用收到的權利金買入看跌期權。“我們有150萬美元的期權持倉量,但期貨的持倉量只有30.3萬美元。這正顯示出對黃金缺乏興趣。”
加拿大豐業銀行副總裁、經濟學和大宗商品市場專家帕特里夏·莫爾表示,黃金價格在2013年6月觸及每盎司1180元的底部,但美聯儲削減量化寬松規模的行為將限制黃金價格反彈。莫爾說:“金價2011年被抬高到歷史最高點,就是因為量化寬松政策和通脹預期,但是至今我們都沒有看到通脹。削減量化寬松規模是真正讓黃金投資者感到不安的原因。每一次美聯儲降低資產購買計劃都會考驗黃金價格,但我認為它已經觸底。”
RJO期貨公司的資深市場策略師菲利普·史崔柏說:“我不認為我們將看到黃金長時間徘徊在每盎司1500美元之上,因為美國經濟正在好轉,全球經濟正在慢慢好轉。”
格羅贊同以上觀點。他說:“黃金的使用是必需的,但有時它被過度使用。針對現階段的黃金商品,我并不認為行情會下跌,但也不持樂觀態度。”
莫爾補充說:“我不指望黃金,因為我們預計美聯儲將逐步正常化貨幣政策,在未來12個至18個月,我預計貨幣政策將在2015年前收緊。”
阿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