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遷徙:從歐美國家流向亞洲 |
發布日期:14-01-29 08:50: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多新的銷售渠道,包括很多銀行都在出售金條,很多中國人之前無法獲取黃金,現在覺得擁有黃金是很好的長期投資。” 他已將自己持有的實物黃金從2012年初的15%減少到1%左右。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英國去年前11個月出口了1291噸黃金至全球黃金冶煉中心瑞士,超過前7年總和,也超過了5個月礦產總量。這被看作是黃金從西方流向東方的重要依據。 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地區去年向中國內地出口了1108.8噸黃金,幾乎是2012年的兩倍。 而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在截至去年9月的12個月內,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購買量猛增30%至996.3噸,超過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2013年前9個月,中國消費黃金797.8噸,超過了2011年創下的紀錄778.6噸,去年全年消費將超過2010年印度創下的紀錄1006.5噸。 隨著全球兩大人口大國經濟發展,黃金需求不斷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到2018年,中國和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分別大幅增長50%和30%至9865美元和1869美元。 PAMP總經理巴克霍達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印度的黃金消費難下降。對于印度人來說,黃金是最好的資產。亞洲訂單的大幅增長讓瑞士的黃金冶煉廠不得不實行三班倒,將礦產金或者廢金加工成0.3克到12.5公斤等各種金條。 2007年起,中國就取代南非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但產量仍然跟不上國內的需求。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黃金403噸,而需求則為776噸。中國去年前11個月黃金產量為392.14噸,較前一年增長7%。 除了中國和印度,中東地區黃金需求也大幅上升。據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稱,迪拜占據全球實物黃金交易的25%,過去6到10年黃金需求增長了8倍。 “過去五年里推動金價上漲的諸多積極因素開始消失,”渣打銀行金屬交易主管杰瑞米·伊斯特說,“與此同時,亞洲的實物需求顯著增長,預計亞洲在未來國際黃金定價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