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稱今年黃金牛市難到來 |
2013年4月中旬,國際金價高空跳水,在兩個交易日內大跌近15%至1321美元/盎司,催生“中國大媽”搶金潮。記者統計發現,從2013年4月12日至今,國際金價累計下跌173美元/盎司,而北京千足金價格則累計下跌69元/克。若按2013年4月國內黃金總銷量100噸計算,當月購入的黃金至今合計虧損42億元。業內分析認為,受美國經濟數據影響,今年國際金價仍將維持弱勢,黃金牛市難以到來。 走訪 黃金投資者學會分析非農數據 “加上手續費,到現在還套著兩千多呢。”記者在一家商場遇到了市民劉大媽,她在去年4月18日以275元/克的價格購買了100克投資金條,“本以為在暴跌后買一定會賺,誰知道現在的金價比當時還低。” 劉大媽表示,經過一年的等待后,她已經不再急著出手,“就擱在家里吧,總歸是金條,怎么著都不至于一文不值吧。以后漲就賺了,不漲也無所謂,權當買金首飾了。” 據這家商場的負責人介紹,散戶在該商場購買的投資金條多在100克-200克之間,“連500克的都很少見,因此心急出手的也比較少見。”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金價長期震蕩,不少投資者因此被逼學習黃金投資知識。 “現在多數投資者都知道打仗金價就會漲,美國經濟向好金價就跌。”上述負責人表示,“有幾位投資者到我們店里時,還經常跟其他投資者聊非農數據什么的。” 數據 暴跌一周年,國內賣出千噸黃金 當地時間2013年4月12日,紐約金價暴跌近5%;4月15日國際金價再次暴跌153美元至1321美元/盎司,跌幅高達9.27%,創3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行情。 受此影響,國內各地都出現了“搶金潮”。經歷了暴跌之后,許多投資者以為金價從此將穩步上升,但在2013年6月中下旬、12月下旬,國際金價再次經歷高空跳水,并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大關。 不過,持續低迷的金價并沒有阻止黃金成交量上升。中國黃金協會2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者共購買約1176噸黃金,同比上漲41%。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黃金需求量約為250噸,同比下降約17%。扣除2013年第一季度銷量320噸,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底,中國黃金銷量約為1106噸。 分析 金價上漲受阻 可選擇分批買賣 對于今年黃金價格的走勢,某金店總經理認為,國際金價受美國經濟數據的影響非常大,從目前美國經濟表現的情況來看,其經濟繼續走強、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屬于大概率事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為黃金價格上漲帶來阻力。對于有投資黃金計劃的消費者來說,他建議依舊選擇分批次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