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已進入最好時期 |
在全球經濟疲軟格局下,投資者紛紛將目光轉向黃金市場,以確保在市場風險中實際購買力不會貶值。日前,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山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黃金牛市已經進入最好時期,黃金牛市表現是價格持續上漲,而美元政策和信用貨幣體系的穩定性是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當今黃金市場是一個投資者主導市場,進入市場的目的是規避信用資產貶值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因而信用資產貶值風險越大,投資者就越追捧黃金,從而推升價格。與之相對應,投資者會更多進入信用資產市場,而遠離黃金市場,看空黃金的結果就是價格下跌。 劉山恩認為,投資者的選擇變化完全是實用主義的。因黃金資產與信用資產具有不同特征,在不同條件下這兩種資產的表現會有不同。黃金價值穩定,但靈活性不夠,信用貨幣流動性強,但穩定性不夠,而市場對資產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都是需要的。當信用資產價值相對穩定,其靈活性可以使投資者獲得比黃金資產更大利益時,就會更多擁有信用資產疏遠黃金;而當信用資產穩定性極差時,穩定符合人類最大利益,就會選擇擁有黃金拋棄信用資產。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360.957噸,比上年增加20噸,增幅5.89%,再創歷史新高,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去年市場較為活躍,其中上海黃金交易所各類黃金產品共成交7438.46噸,同比增長23.03%,成交額為24772.2億元,同比增長53.45%,居世界第二;上海期貨交易所共成交黃金期貨合約1444.35萬手,同比增長112.6%,成交額共50976.1億元,同比增長178.68%,居世界第四。 此外,中國黃金市場的投資和消費已相對均衡,占其市場總量的比值分別為49%和51%,其中消費包括工業需求和商業需求。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于黃金的儲備和需求尚未有具體數據公開,他表示,去年我國商業銀行境內交易用金為2.44萬噸,其中只有1054噸為實物用金,境外為2400噸。其總量的98%主要是投資者交易部分,并不是實物需求。而放眼整體市場來看,隨著工業用途的不斷擴寬,其黃金工業原料也與日俱增。 “黃金的本質并非投機,其價值所在主要是保值功能。”劉山恩指出,首先,以商品貨幣為主導,黃金是投資者追求其價值所在,這是由黃金的金融屬性和與美元的負相關性所決定。其次,黃金是實物資產,其價值永遠不會為零。作為投資者,在中介機構通過收取手續費過程中,黃金的價值已經被放大,這是投資者應該要考慮的因素。 他表示,利用黃金作為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