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格局將大變 金本位誰受益? |
發布日期:11-01-21 16:48: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英才》雜志 作者:李冬潔 |
競爭,導致一敗俱傷。實際上,這是紙幣自我的否定,無可奈何之下才選擇了金本位。 《英才》:在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回歸金本位被反復提及,但到最后都不了了之,這次和以往的經濟環境相比有什么特點? 宋鴻兵:這次如果美國走這樣一個量化寬松政策再這么幾輪地玩下去,會再現上世紀30年代的情況,也就是現在的美元好比當年的英鎊。大家現在還認為世界的一切沒有發生變化,一切還會倒回到2007年之前,美元還是絕對的老大,而世界各國貨幣沒有其他的辦法,沒有人能取代美元,所以我們只有維持原來的生活。不是這樣的。如果參照30年代大蕭條之后的那十年,全世界的貨幣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張庭賓:過去因為美元還比較強大,真正的挑戰者還沒有出現,但這次不一樣了,這次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不僅動搖到美元,還動搖到全球各種信用紙幣的根本合法性了。紙幣和黃金相比,弊端很多,他們的合法性有兩個基本保障,一是紙幣是有利息的,而黃金沒有,現在美元已趨近零利率,其他各國利率也很低,跟黃金有什么區別?它比黃金的短板更短,長的地方也不長;第二紙幣發行要有人擔保,但現在不需要發國債,美聯儲就可以直接印鈔票了,連最后的控制都沒有了。 金本位,誰受益 《英才》:在回歸金本位的問題上,有觀點認為這會帶來經濟的通縮,怎么看這個問題? 張庭賓:這樣說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假定了一個前提,就是黃金和紙幣之間是一個固定的匯率關系,如果經濟發展的速度增加了,比黃金的存量增長要快,就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的問題,比如單位商品的價格下降,但改良版的金本位不是固定匯率制的金本位。我的觀點是,現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條件不一定搞一個固定的紙幣和黃金的比率的金本位,可以是浮動的,比如美元濫發那就美元貶值,黃金價格上漲,但價值標尺是黃金。 《英才》: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是,如果實行金本位,那么現有的黃金儲備量如何來滿足如今已經翻番的經濟體量的需求? 張庭賓:這和黃金儲量沒有關系,如果紙幣太多,黃金就漲價,這不會對經濟造成什么影響?由此引發的通貨緊縮有時也是一種概念,通貨緊縮對大眾有什么壞處?現在金融的理論全都是利于發行者的,基于紙幣發行背后的特權者的利益所設定的,他們有意丑化惡化詆毀黃金,有意詆毀通貨緊縮。 《英才》:如果回歸金本位,從目前的局勢看誰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張庭賓:表面上看中國會吃虧,美國官方黃金儲量是8100噸,中國是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