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股票投資者們已經慘遭滅頂之災,包括我自己。更糟糕的是,我們還不得不忍受所有仇視黃金媒體“不聽老人言”之類的幸災樂禍。
有幾個評論員表示,對這些點位的黃金稍有興趣。但據我所知他們一直避而不談黃金分析師很少能夠使用的一種度量方法,因黃金股一般不會被如此低估。
主流分析師偶爾會談到帳面價值(市凈率),尤其是當一只股票顯得便宜的時候。賬面價值( BV )本質上是就是一種度量,用來設定最糟糕情況下的股票價格底線。BV等同于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表現為一個公司的資產減去負債后的理論值。有時你會聽到“資產凈值” (NAV)這個說法。于是,當股票價格產生與BV等值的市值(股價X已發行股數),投資者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因為如果它一降再降,買方可以理論上介入并買下所有股份,清算公司的資產以賺取差價。
股價/帳面價值比(P/BV)顯示的是股價與有關公司賬面價值的關系。當一支股票以史上低 P/BV值進行交易時,此股可被視為“便宜股”。或者雅觀的說法是,當股票以低于賬面價值交易,即該股票被客觀上“低估”了價值。
鑒于黃金市場再度拋售, 我很好奇黃金股票是否會越來越接近賬面價值 ,因為這將一方面意味著機會的降臨,同時也暗示一定的安全系數。
通過分析所有公開交易的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黃金生產商,我們確定了由31家企業組成的最終名單。隨后,我們繪制了 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27日(上周四)的賬面價值圖。(同等指數加權),發現了如下幾點:
大于10億美元市值的黃金股票的股價/帳面值比 (圖標題)
大于10億美元市值的黃金股票的股價/帳面值比
此圖清晰地展現出當前黃金股票遭遇的戲劇性低估。
• 整體來說,黃金生產商現在在以低于其賬面價值的股價出售。
• 基于此衡量指標,黃金股目前驚現比2008年跳樓價拋售更低的價格。
• 圖表中雖未明確顯示,但2001年4月2日,黃金觸底反彈255.95美元牛
市開始之際,當時的實際黃金股股價是高于賬面價值的 (約 為1.1倍)。
這里有個更戲劇性的例子:
• 縱使我們一直追溯到1997年,也不曾找到黃金生產商群體跌破賬面價值
進行交易的史實,而上世紀90年代末被稱為黃金開采業的“核冬天”。
毫無疑問,這是一塊稀有的領地。
那么,這一切意味著我們應該立即購買嗎?可以肯定的是,貴金屬價格下跌時賬面價值自然下滑,而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