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QE3看本位貨幣回歸與黃金投資操作 |
發布日期:12-11-15 16:36: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財經 作者:張捷 |
位破裂。 此外,自1971年尼克松沖擊以來,黃金一直是作為美元的對立物和潛在替換者出現的,與美元形成一種奇特的蹺蹺板和替換效應,美元指數走高則黃金價格走低,美國經濟不景氣或者出現重大地緣政治事件時,出于避險考慮,資本市場對于美元的需求就減少、對黃金的需求量則相應增多,反之亦然。 從前頁圖可以清楚地發現,黃金與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牢牢捆綁在一起,呈大致上揚的態勢;而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則呈一目了然的反比趨勢,一陰一陽、一升一降,零和博弈的態勢非常明顯,這也決定了美國為維系其霸權地位,絕不肯將美元霸權拱手讓與黃金的國策底線。 相比之下,土地作為本位制則是可以考慮的。歷史上以糧食作為本位,就是在以產糧量衡量土地價值時代的一個變相的土地本位制,但是古代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土地本位制的原因,就是土地在資產階級的對立面——貴族手中,作為新興資產階級重要成份的猶太資本家甚至不能合法擁有土地;同時土地是不動產,在古代難以實現價值移動,價值流是貨幣所必需的職能。 然而,當今的MBS模式下,大量的土地集中到資產證券化機構的手中形成資產池,土地的價值由此形成了統計平均上的指數和指數跟隨ETF,于是土地本位在技術上成熟了。更關鍵的是,全球土地資產的規模非常龐大,與經濟發展的規模和貨幣需求是匹配的,造成的資產價格波動是有限的。同時以現實路徑而言,現在的MBS基本上是土地抵押的,占到總量的90%以上,甚至在中國很多場合直接把MBS翻譯為土地支持債券。在未來的危機和貨幣發行當中,如果MBS成為了貨幣發行的主流,那么貨幣信用就事實上綁定在所抵押的土地信用之上了,也事實上成為了土地本位制。因此按照美聯儲這樣的貨幣發行進程發展下去,土地不動產在貨幣信用的構成當中會越來越重要。 未來黃金的投資策略 當下市面上流行的3種主要的黃金投資方式有:實物黃金、 紙黃金和黃金延期交易。根據筆者對黃金宏觀走勢的悲觀預期,選擇只有黃金價格單邊上漲才能獲利的黃金實物和紙黃金顯然是不明智的,比較可取的是選擇黃金T+D交易,即便黃金價格果真出現下跌,也可通過做空獲利。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種投資品價格的漲跌,都不會是純陰或者純陽布局,一定是波浪式上升或下跌,在大勢所趨之下,總會有無數的階段性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