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屢創新高 黃金還能買嗎? |
我們的下午茶隨著長假停了兩周有余了,就在國內長假的這兩周中,國際投資市場漲勢如虹。除歐美股市之外,以黃金為首的大宗商品波瀾頻起,黃金終于沖上了136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長假過后國內黃金實物也紛紛上調,本周一已到348元/克,但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購買熱情絲毫不減。 5年前當黃金外盤價格漲至700美元時,很多人都認為已經是天價了,但黃金絲毫不理會;一個月前當黃金價格漲至1280美元時,人們驚嘆并強調風險,現在卻直奔1400美元,眼下幾乎沒有人懷疑黃金價格年內會突破1400美元。 但更多理性的人都有這樣的考略,黃金價格已經創了歷史新高,往上還能漲多久?實物黃金還能買嗎?我們知道,黃金具有規避風險和投資功能,尤其是在通脹預期強烈的狀況下,該功能更加突出。黃金價格的走勢和美元又非常緊密,此輪黃金上漲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元的走弱。一個月前美元指數由82走低至昨日77,才有了黃金價格走高至今天。 宏觀上看由于擔心經濟再次探底,目前全球繼續維持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該政策引發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過剩,尤其是美國加大印鈔,美元流向全球成為他國儲備或債務,于是引發以中國為代表的以美元為主要外匯儲備國的本國貨幣高度過剩,美元的過渡印刷加劇了全球范圍內的編制。因此對國內人民幣而言,對外表現快速升值,對內因流動性過剩引發的資產泡沫導致購買力嚴重下降,也就是貶值。 這種背景下對普通百姓而言,手中的多余資金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渠道,只能眼睜睜看著貶值;股市的高風險是得多數人望而卻步,國家對房產的嚴厲調控,堵塞了看似可以保值的房地產投資渠道,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黃金。 從黃金的儲備以及貨幣屬性看,作為硬通貨的黃金的確有保值功能,試想想,當初中國政府如果把大部分美元外匯儲備買成黃金,就不會遭受因美元貶值而帶來的巨大匯兌損失了,當然,若果中國央行大量買進黃金,或許黃金早就不是今天的價格了。 所以黃金和紙幣相比,黃金的堅挺程度永遠高于紙幣,可能黃金會隨著國際市場的變化而波動,而如果從10年乃至20年投資角度看,買黃金一定比持有貨幣保險。問題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要搞清楚買黃金的目的到底是短期投資還是長期投資。如果沒想不明白,就看看10年或者20年前的1萬元人民幣到現在還能值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