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白銀熱情高漲 |
十一年中有七年,出于制造用途對白銀的需求出現了下降,其中有一年,制造用途所用分類中對白銀的需求甚至出現全體下降。 需求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工業用戶的需求減少。對于他們來說,2008/2009全球金融危機意味著需求下降20%,到6年來低點,約11,000噸。盡管如此,出于工業用途對白銀的需求占白銀總需求的60%。如果工業需求沒有顯著改觀,那么白銀的燦爛前景就無從談起。 正如同預期的一樣,白銀需求下降最為明顯的是不斷萎縮的照相領域需求的減少。隨著英特網,數字成像和不依賴膠卷的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攝影領域對白銀的需求不斷減少。去年,它的需求下降了21%。 投資消化了剩余 同現在的黃金市場一樣,去年和(尤其是)今年指導銀價走勢的最關鍵的需求是“投資需求”。2006年來白銀所經歷的供大于求所產生的剩余都被投資需求所消化了。 按GFMS估計,2009年白銀凈投資需求達到1.37億盎司(或4,250噸)。盡管那聽上去數量巨大,那也只是相對而言。還記得并不很久以前巴菲特玩的著名的白銀游戲嗎?他那時買進了1.29億盎司白銀(一個人買進4,012噸吶,好家伙)。 顯然,一些白銀ETF投資者并非是長線買入并持有的投資者類型。并且,事實依然是, ETFs對白銀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其對黃金的重要性(至少是因為它們所代表的明顯投資需求的比例)。因為無論如何,在所謂的“投資”范疇內,白銀的大部分需求都可以歸因于ETF需求——例如,這一領域在2009年“消費了”15,100萬盎司的白銀(接近4,700公噸)。那意味著大約有21%的新礦產供應量進入了一個通常周期性很強、但持續時間很短的單一范疇中。 也許,銀價最近(2007年至2009年)的大幅上揚主要是對沖與勢頭基金投機以及美元走軟的結果。交易所交易基金可能會在決定白銀未來幾年的平均價格中起到一個關鍵作用,特別是如果這些工具的一些持有者改變主意,并開始拋盤。期貨和期權市場中出現的大型投機性頭寸也類似。 這樣的拋售可能會因此讓大量的實物金屬流到市場上,而我們看到,在這樣一個市場中,傳統需求整體相對較弱。我們基本上不知道來自白銀ETFs的一場巨大贖回風波對下跌的銀價所施加的加速效應可能會變得有多大。 我們的好朋友——匯豐銀行的分析師James Steel認為,雖然工業需求可能會確保15美元左右的銀價是可持續的,但是這不會是將銀價推升至20美元或者25美元的原因。這是一個比黃金市場規模更小且流動性更少的市場,并且從歷史上講,白銀比黃金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