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油的產量,以抵消傳統原油產量下滑造成的影響,但提高其他種類油的產量意味著更高昂的成本以更快的儲量下滑速度,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行為必定會自掘墳墓。
同時,一旦市場意識到原油峰值論所能產生的影響,股市、債市以及紙面資產將面臨大幅跳水。此外,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國家的原油產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原油出口。

(圖4紅色部分代表全球前33位原油凈出口國的國內原油需求、粉色部分代表中印凈原油進口、綠色部分代表可用原油凈出口的預估)
根據上圖顯示,保守估計未來全球前33位原油出口國的產量將以1%的年率下滑,同時155個原油進口國的可用原油凈出口將從2012年的3400萬桶/日大跌至2020年的1700-1800萬桶/日,整體跌幅近一半。
此前有人問過“為何白銀成本從2002年至今上漲了四倍之多?”,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布倫特油價從2002年的25美元/桶漲到了2012年的 111美元/桶。油價上漲與市場操縱或寬松政策的關系并不大,可用原油凈出口(ANE)下滑才是影響價格飆升的關鍵因素之一。
數據顯示,2005年ANE曾觸及4070萬桶/日的峰值,隨后在2012年跌至3440萬桶/日,意味著當前全球的ANE較7年前下滑了近600萬桶/日,導致各國在供應下滑期間的競爭意識不斷增強,最終刺激油價飆升。
這樣來看,如果未來10年全球原油產量繼續走低,ANE的跌幅可想而知。隨著全球石油產量以及ANE的進一步下滑,傳統資產的價值將土崩瓦解,用他們作為對沖原油峰值論的資產簡直可以說是累贅。
但貴金屬則相反,由于屆時世界上還有一小部分的實物金(銀)出產,未來金價將持續增漲,而其他資產將進一步下跌。所以黃金多頭或許可以考慮在現階段增持黃金,不過耐心還是必要的,一旦基本面再度掌權,黃金飆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