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QE4沒有推高金銀價格 |
面對當前全球較為低迷的經濟復蘇狀態,美聯儲的QE4并沒有給資本市場帶來太多的希望和信心,反饋到大宗商品價格和貴金屬價格上來看,也并沒有帶來太多驚喜和沖動。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無效了嗎?面對低迷的全球經濟現狀,各國政府和央行依然保持著超寬松的貨幣環境啊,為什么這些超發出來的貨幣沒有及時的反映到商品價格和資本市場上來呢? 不可否認,投資者信心缺失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難解,美國面臨“財政懸崖”危險,日本受困于通貨緊縮持續,而中國市場在積極擴大內需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于全球經濟復蘇的帶動作用反而有所減少。這一切因素疊加導致的全求性消費低迷還在漫延和持續,并遠低于2007年的歷史最高水平。 在美國,人們開始有計劃的增加儲蓄而減少開支;在歐洲,人們縮減除日常生活必須品之外的一切開支,以應對主權債務危機;在日本,通縮造成的消費意愿下降還在持續;在中國,房價穩定后的市場投機減少和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直接造成了日常生活必須品開支占其可支配收入比例的提高,從而減少了在投資、旅游、娛樂、文化等領域的開支比例。 正是這些因素,造成了超寬松貨幣環境下的貨幣與資產價格失真。而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去資產價格泡沫化依然在繼續。由于2007年之前的全球經濟處于“非理性繁榮”,造成了資產杠桿化率異常之高。特別是金融衍生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層出不窮。這些都加劇了資產價格泡沫的膨脹規模。金融危機過后,這些“有毒資產”必然需要盡快、徹底的清除,而各國政府又不希望這一過程嚴重影響經濟復蘇進程,只能用超寬松貨幣環境來對沖清除“有毒資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因此,貨幣超發對資產價格的實際支撐和刺激作用有限。而貴金屬金銀的價格正是這類對貨幣非常敏感的特殊商品之一,因此,金銀價格在美QE4之后不漲反跌也就容易理解了。金銀價格的這種低迷表現還將延續一段時間,但還不會引發恐慌性拋售。美元的低迷表現對金銀價格具有一定支撐作用,但也現實出當前避險需求的減弱。金銀震蕩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