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同福》《蝴蝶》正背面可以紀念,可以藝術 會變形,會升值,銅章也很忙
銅章收藏在藝術品收藏中屬于一個比較小的品類,數量不多,價格也不高,專門收藏銅章的藏家也寥寥無幾。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開始對銅章藝術感興趣,他們把東方的生肖、成語、福祿壽等經典元素注入到西方的銅章中,設計出一批有藝術價值的收藏品。隨著市民對藝術銅章認知度的提升,銅章收藏也逐漸升溫,一套從1998年開始發行的12生肖大銅章,現在整套的市場價格已經超過10萬元。
銅章歷史
銅章在16世紀的歐洲已很普遍
銅章是徽章的一類,由紫銅、黃銅、白銅等以銅為主材料制作而成。制作的題材和紀念章、紀念盤、紀念幣等的題材一樣,廣泛而又復雜。一般有生肖銅章、偉人紀念銅章、紀念事件銅章等。銅章用銅材鑄成,國內大部分人會把銅章和錢幣聯系在一起,銅章同金銀幣比,價格適中,能放在手中把玩。銅章經千年百載而包漿凝重,仍能展現歷史風貌,凸顯時代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枚大銅章是1979年上海造幣廠鑄造的《上海東南紡織公司成立30周年》紀念章。在西方,藝術銅章的歷史可追溯到1585年,16世紀的歐洲,為紀念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而鑄造的銅章已很普遍。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法國宮廷,在幣章上設計雕刻國王頭像的御用章牌雕刻師就如同古代御用畫家,很受重視。同時,在西方從事藝術銅章的大師大多是一些致力于雕塑藝術的大師,可以看出,銅章藝術自西方發起,再到近年來國內的興起,在設計上都脫離不開雕塑的影響。
藝術銅章分為壓鑄和澆鑄兩種。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澆鑄章每一枚都由作者親手鑄造,是在浮雕金屬上的二次創作,從立體感、質感、光感、力道的把握上都很有特點,澆鑄章的數量也比較稀少,每一款大約只發行10枚左右,所以比較珍貴,1號章的價格基本都在萬元之上。
銅章藝術家說
波蘭藝術家的《魔方》打破平衡的旋轉
記者在“中歐銅章藝術鑒賞之約”的發布會上見到了由波蘭銅章藝術家安娜貝婭塔女士設計的澆鑄章。安娜1960年生于波蘭,她的母親也是一位銅章藝術家,安娜的作品有著空間設計與創意相結合的奔放灑脫之美,她設計的銅章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安娜是第一次來廣州,和她一起來廣州的還有70多枚藝術銅章,這些澆鑄章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銅章的想象,它們很多都不是圓形的,有的甚至像小雕塑!赌Х健返脑煨妥顬樘貏e,設計師的寓意是“這是一個旋轉的空間,很多事物在原本的平衡中被打破、扭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