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銅章成錢幣收藏慢熱派:生肖類最受歡迎 |
近年來,大銅章以其發行量少、制作工藝精良、收藏入門門檻低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2006年至2009年的拍賣中,少數具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大銅章曾拍出高于發行價幾十倍的高價。 南都記者在深圳書城的郵幣卡交易市場看到,幾乎每家錢幣檔口都有大銅章出售,而其中以“生肖類”最受買家歡迎,“生肖虎”作為生肖大銅章中的首發龍頭品種,1998年發行3000枚,目前已從發行價110元上升到近萬元。不過業內專家也建議,由于大銅章不是國家法定貨幣,目前制造大銅章的單位較多。一些工藝水準低的廠家制造的大銅章不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收藏愛好者一定要挑選信譽較好的金屬工藝廠家制作的大銅章,如上海造幣廠、沈陽造幣廠、上海錦元黃金飾品有限公司等。 大銅章是當代錢幣文化的一個窗口,從“幣”中脫胎而來,兩者最大的區別則在于“章”沒有面值,而“幣”有。一般大銅章通常由純銅高壓精制而成,直徑從40毫米到150毫米不等。大銅章的題材通常相當廣泛,有紀念類、慶典類、風景類、生肖類、藝術類、標志類等,發行量一般都很小,最多發行量才5萬枚,最少的也不過數十枚。在近年的幾次拍賣中,大銅章的拍賣價格也屢創新高。2009年中國嘉德秋拍,“2009首屆‘歷代中國紙幣展’紀念銅章”估價為1000元至2000元,最后拍出了20160元;上海造幣廠鑄造錢幣大師馬定祥誕生90周年紀念大型銅章,也在近年的一次春拍中以超過估價5倍左右的價格成交。 來自“大銅章收藏者協會”的海角表示,目前圈內長期購章人數不足四位數,這就決定了章需求的上限。精品章、民俗題材章、重大題材章會分流到圈外,由于不斷有新的市場需求,其價格自然也會不斷上升。那些只能在圈內流通的普通章,其消耗只能依靠圈子的擴大,在當前供求關系失衡的條件下,其價格只能往下尋求支撐。所以藏家最好選擇重大題材的銅章作品,且制作工藝要精良,不易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