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力與美 |
發布日期:14-04-22 08:23: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申泉工貿 作者: |
![]() ![]() 古往今來,馬可謂是所有動物中曝光率最高的,因為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變遷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甚至成為了一種象征。所以馬的形象在我們身邊出現的太多太多,無論是文字、攝影或是其他藝術形式。因此這次制作馬年紀念章,我查閱了大量關于馬的資料,并結合了當年在內蒙草原上騎馬的感受進行了創作。 在正面的設計制作中我采用了常見的馬匹兩腿騰空站立的姿勢,其實這是一種馬在恐嚇對手時經常使用的動作,這樣能使本來就高大的身軀顯得更為偉岸,夸張的展現出自己強健的體魄與力量,并且高抬的前肢可隨時重重的蹬踏對方,造成嚴重的傷害。馬企圖從外形和氣勢上逼退與遏制對手與襲擊者。我試圖表現的是一匹野馬,在它身上我們看不到鎖扣馬鞍與韁繩,也看不到梳理的井井有條的馬鬃,相反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力量與飄揚的感覺,一種原生態的美。向前飛揚的馬鬃飽含激情與背后的云氣融為一體,翻滾運動,在點點星空的襯托下顯得瀟灑又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野馬天生具有一種自由與奔放的精神,在制作的過程中它深深地迷戀著我,我試圖將那種感覺融入到一縷縷的馬鬃,一組一組的肌肉與皮膚下那爆出的一根根血管之中,在皮膚的處理上我也有意不將其表現的光順滑溜,因為那都屬于在馬圈中成長起來的那些擁有優良血統的野馬親戚們,它們每天都會得到很好的照料,專人的保護與梳理,而野外的馬兒身上覆蓋著一層并不算太短而密的毛發,就像是一塊未經打磨的玉石,在粗狂的外表下卻蘊藏著高貴。在背景表現中融入了我的聯想,是一片草原,一片長滿薰衣草的草原,浪漫夢幻的情景被風拂過跟著馬鬃的方向傾斜造就了向前的力,整體飄逸瀟灑,在狂放中透射出野馬的高貴與桀驁不馴的品性。 背面保持以往的風格整體為頭部的特寫,和前幾個一樣并不是傳統的寫實,而是自我的創作理解與表現,但最終我選用了并不是能見度最高的動態,那就是高昂嘶鳴的形態,的確,我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這樣看上去會很豪邁,但經過反復思考我還是不想這樣簡單的處理,而是要讓它更內斂、更耐人尋味、更具力量感從而更符合銅章藝術的表現。從馬頭的動態就要使人感受到它的馳騁、蘊含的力量和下一步的動作,所以我特意做了一匹低下腦袋的馬,它可不是在思考“人生”,而是正在為全力奔跑過程中瞬間的發力,這就像是一個沖刺的運動員一樣。筆直的馬頭猶如一把利劍貫穿畫面,與橫向的飄起的馬鬃構成了相互支撐的關系,穩固而又充滿著力量,馬頭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加工,我結合了一些唐朝藝術中表現馬的手法,適當拉長了一些頭部,有意的將吻部做的特別細長,裝飾化的概括了頭部的形體,幾何化了一些結構,比如馬的眼皮與咬肌等等,并且加粗拉直了馬的脖子,夸張了頸部的肌肉與皺褶。在馬鬃的表現中我通過浮雕中的“凹”來塑造不同于馬體本身的另一種肌理,畫面中只要是馬鬃流淌過的表面都會作為“陰”的手法來表現,我還特意將一整面的馬鬃編織成猶如一面旗幟的形態,通過特別切割的線條與外形傳遞著風的存在,從而暗示觀者馬向前飛奔的凌厲姿態。在背面的浮雕處理中結合了線條、面與體塊等塑造形式,這樣能更豐富的表現對象,強化特征也使畫面更具藝術感。 在正背面的制作中我始終保持著對立中統一的態度,一面動而另一面則相對靜一些,但這只是畫面上單純的第一眼視覺感受,我想馬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在動之中蘊含著凝固的瞬間,而在看似的靜止之中卻積蓄著爆發的能量,仿佛一首交響樂,處處流動著力與美。(文: 朱熙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