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徐渭 “章”寓精神(黃沙吹盡) |
發布日期:09-06-23 08:05:2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黃沙吹盡 |
dquo;青藤”手筆典籍,原作畫面韻致豐采,形簡意深,意在筆先;點簇花果,一筆出之,不求形態,淋漓暢快,擅跌蕩之趣。而銅章雕刻較好地把握復原了原畫的趣旨:雕刻上注重原畫的筆墨疏朗,淡墨欹豪,將忽大忽小點點淚痕般的墨葉奇詭布局,纖毫畢現、一絲不茍地完璧于銅章之上,畢其功于一役,體現了一代宗師的風范。在保有原作精氣神的同時,抒發了銅章設計者對原作的感慨和敬意。 四 “小得盈滿”。有一部分文藝作品是讓人感動的,有一部分作品是讓人罵娘的;有一部分作家是幫助心理醫生催眠的,有一部分作家是幫助廣告商煽情的。相對應于銅章界,陳堅先生積數十年學養、功力、技藝于一身,閱歷深厚寶刀不老,從《沈園》到《徐渭》,一掃“章壇”功利因循之風,好品迭出,功力沉雄,已入佳境。在體會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把一個個“復古”題材,鐫刻得如此古意盎然,陳可謂不二人選。章做到這個份兒上也算可以得夠份兒了! 《徐渭》等系列好章的出現,其潮起潮落的波峰浪谷,表明了銅章藝術的覺醒和進步,是如何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周期式發展的。在為新銅章開拓未來道路的過程中,《徐渭》成為了一個導向者,為未來更多的優秀作品在“大銅章俱樂部”的誕生舉行了一個奠基禮。并非我回歸古典,而是古典向我靠攏,因為我們期望《徐渭》的亮相能成為銅章藝術發展的拐點。 我們常常只注意了實現美好愿景的重重困難,卻忽略了太多隱藏在銅章身上特有的藝術魅力傳導給我們的信號。我曾經有過一個幻想,希望新意(指創意和藝術完美結合)銅章能更多的給予欣賞和收藏者以震撼和欣悅,現在看來中國當代銅章藝術通過30年來的實踐正在逐步實現。或許也可以將設計者做個分類,有一類設計者是為已經存在的銅章愛好者創作;而另一類則是為將要出現的愛好者而存在,但是應予強調的是優秀的銅章才會創造出真正的欣賞者。 畢竟希望銅章負載精神大義的想法有些渺渺,但它傳遞給你對藝術唯美的向往和欣賞,其教化之功讓你與藝術鑒賞的荒漠分道揚鑣厥功至偉。《徐渭》銅章在創作中不刻意追求雕章琢句、生硬說教的現象,側重作品藝術價值、文化含量與時代特點的融合,崇尚”本色”、”宜俗宜真”的藝術主張,通俗易懂,生動感人,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藝術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必將對以后的銅章藝術創作和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