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女人一臺戲――百年越劇(黃沙吹盡) |
發布日期:10-12-31 08:1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黃沙吹盡 |
以說銅章設計利用經典之作把這種美發揮到了極致。正面山伯面容姣好,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約,細膩獨到。臉帶戚容,凄婉纏綿,兒女情長,但卻不靡靡。由于越劇講究“唯美”,銅章設計上重點強調越劇的“勾眉眼”,山伯眉如春山,眼似秋水,以這一勾一畫上突出眼睛傳神的美感。使人望將上去畫面之上的山伯更多了一點飄逸清麗、更多了一點間離效果的風姿綽約。將一雙才情相配,意境脫俗,三年同窗,十八樓臺卻陰差陽錯的相互傾心的形象刻畫入微到肌理。
設計者強烈的表現意愿使越劇銅章具備一種溢美的生命活力,成為在銅章上彌補“聲腔”缺損的綠洲。誰人不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吳儂軟語般的越劇那神秘音色的穿透力。可惜的是因雕刻工藝的局限無法體會到大大增強越劇表現和感染力〔尺調腔〕和〔弦下腔〕的唱腔音美,體驗《梁祝》令“斷腸人越想越斷腸”的悲情效果。但是正、背面滿場舞動翻飛的蝴蝶、搖曳交織的芙蓉,蝶花相戀的場景畫面卻無聲勝有聲,讓觀者心魄悸動令人唏噓,在在讓我們在方寸銅章之上感受到越劇《梁祝》中“化蝶”一幕的美學色彩和跌宕起伏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的文學魅力。一枚銅章雖小,卻好似承載了百年越劇發展的人生之重。 沉重留給文學,藝美贈與生活。銅章愛好者將收藏好的藝術銅章視為藝術欣賞能力的成熟、完美的標志,也是藝術品位的一種升華,代表躋身藝術的身份象征。其實對每一個熱愛生活、追求品質的人來說都是這樣,只要每個人都能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一起,那我們自然就會更加喜歡這個世界。常言有云:好爐費炭,好女費(廢)漢,好車費油,好菜費飯。對于一個銅章愛好者而言,好章費錢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