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女人一臺戲――百年越劇(黃沙吹盡) |
發布日期:10-12-31 08:1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黃沙吹盡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1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云剛出岫”、“眼前分明外來客,心底卻似舊時友”、“金玉良緣將我騙,害妹妹魂歸離恨天”、“天缺一角有女媧,心缺一塊難再補”。我們那一時代的普羅大眾大多數都是因為這文華絕世、優美文雅的唱詞喜愛上越劇的。 越劇誕生在浙江紹興地區的嵊縣(今嵊州),是中國地域文化中頗有名氣、源遠流長的“江南文化”的流行地區,是僅次于京劇,有“全國第二大劇種”之稱的中國傳統戲曲,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地。在江南大部分地區,尤以近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地步,是在“中國戲曲”的大題目下派生出來的極為典型意義的地域性文化產物,有如其他兄弟劇種,如黃梅戲、豫劇等“瘋魔”一地一樣“雌”峙一方,擁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近期由沈陽造幣有限公司設計、鑄造,紹興易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國戲曲文化系列――越劇”大銅章正式發行上市,為喜愛專題銅章收藏的好友再添一份藏趣。大銅章直徑90毫米,正面圖案由梁山伯的越劇舞臺形象、蝴蝶、窗欞以及古戲臺等畫面構成;背面圖案則有荷花、磚墻、蝴蝶、“梁祝”中“十八里相送”唱詞等文字。 《梁祝》是越劇的一張名片,位列四大悲情越劇的榜首。雖然作為民間故事,梁祝之戀并不是越劇第一個以戲曲形式表演的劇種,但在中國的尋常百姓心中,它的聲名幾乎就是越劇的代名詞,就像在當下一提到物理大眾的腦中就會想到愛因斯坦,一提起電腦就會想到比爾•蓋茨。“天然眉目含英氣,到處湖山養性靈”,俊秀瀟灑的梁山伯、伶俐乖巧的祝英臺,在銅章偌大的尺寸間,創作者以對古典傳承的敬意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自我”心中的梁祝,卻因為沒有受到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而顯得無比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