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大銅章面世(吳兆喆) |
發布日期:07-09-29 08:5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本稿刊載于2007年10月上旬出版的第十九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upload=jpg]UploadFile/2007-9/20079298551018658.jpg[/upload] 中秋節來臨之際,上海造幣廠特發行“中秋節大銅章”一套,正面為嫦娥奔月圖;背面為窗前賞月圖。整體設計典雅莊重、古樸大方,既展現了民俗特性,又富有現代的美感。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似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與家人“千里共嬋娟”,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我國古代“秋暮夕月”的習俗,源自后羿思念嫦娥,遙祭月宮里妻子的傳說。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祭月,家家設大香案,擺上祭品,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雖沒有舊時盛行,但人們依然保留了設宴賞月的習慣。 雕刻細膩是中秋節大銅章的一大特色,正面描寫的是仙界,那嫦娥懷抱玉兔,在祥云之中低頭俯視人間,分明是心有所思;背面月季在翠竹的襯托下,透過窗格遙望明月,隱隱再現了人間中秋之景,充滿詩情畫意。 中秋節大銅章由上海造幣廠工藝美術師劉乃俠設計,申泉紀念章廠鑄造,限量發行、銷售300枚,其中黃銅150枚,紫銅150枚。每枚隨附編號、收藏證書,是中秋月圓之際人們欣賞、收藏、送禮之佳品。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9-29 8:55:43編輯過][/color][/align] |
上一篇:詩詞:賞“福娃運動造型”紀念章 |
下一篇:國內首枚可單體發聲的大銅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