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值及市場走向 |
發布日期:04-07-02 14:3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中國黃金報 作者:李希明
在古代,煉金術士夢寐以求的事,就是練成“點石成金之術”;圣經上提到的第一種金屬也是黃金。在民間,也素有“亂世出英雄、苦難見真金”之說。黃金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雖然黃金作為硬通貨使用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它至今仍在各國外匯儲備中占有一席之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如此“長壽”。
由于黃金稀貴,沒有哪個現代國家能夠擁有充足的黃金來長期維持貨幣金本位制度。因此,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1年8月15日關閉了美國的“黃金之窗”,結束了金本位制度,即美國不再履行為其債權人--外國央行兌現黃金的承諾。自那時起,紙幣制度開始主導潮流,使世界貨幣體系的運轉基于不能贖回且不斷增多的、以美元為首的紙幣海洋。盡管如此,黃金依然是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一個組成部分。每當世界上出現重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時,黃金會再度“熠熠生輝”,引起政府和民眾的關注。
根據專家測算,近兩年來,歐元對美元的比率已上漲了47%;日元對美元也漲了約25%。日本曾花費巨額資金購買美元,其數量之大,使得日本不大可能再度大量地購買美元。這些變化意味著,黃金對于歐洲和亞洲人現在是一種增值的資產。換一種方式來說,假如要印制10億美元紙幣,只要央行做出決定,印鈔廠印就行。但是,若要從自然界獲得價值10億美元的黃金則需要付出大量的資金和汗水、要有專門技術、要經歷風險;而且時常純粹要憑運氣才行;因此,黃金價值毋庸置疑。
黃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發布報告說,相信2004年對于黃金行業是個好年成。對前景樂觀的依據是,2003年全球黃金投資的凈投資量是600噸、金條囤積183噸、金幣銷售105噸--總量達到了888噸,比上年增加了420噸。2003年和2002年的黃金投資年增長率分別為21%和12%。由于2004年經濟和政治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金價可能會更高,進一步刺激投資者的胃口。
據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估計,今年的金價可能會在390-450美元/盎司之間;金價受宏觀經濟及政策變化的影響。更確切地說,就是對全球、尤其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不樂觀估計將對金價產生重要影響。政治和經濟因素的基本面仍有利于支撐黃金投資;美國乃至世界經濟還沒有步入能維持GDP增長和貨幣穩定的軌道。當其它主流金融資產的業績不佳時,黃金反而會從中受益。
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說,去年美國外匯賬戶的赤字已接近5420億美元;估計本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會超過5000億美元;其債務的大幅增長會導致美元再度下跌,這對金價有利。政治緊張程度居高不下,即恐怖主義在全球范圍的活動和影響中東局勢的危機也將有助于支撐對黃金的投資需求。
該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生產商套期保值持倉量的減少也是去年金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上面提到的黃金投資需求的增加。估計,生產商2004年度套期保值持倉量的減少將在340-400噸之間。就全球市場而言,增長來自于澳大利亞、中國、秘魯和坦桑尼亞。預計,今年全球黃金產量可能會與去年持平。
談到央行售金協議(CBGA)時,金礦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鮑爾沃克(Paul Walker)認為,所有的目光將會投向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因為在協議續簽前,這些簽約國的黃金儲備幾乎沒有或者根本沒有流動。在今年的早些時候,央行售金協議重新續簽了五年。參加協議簽約的央行包括:歐洲央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盧森堡、法國、比利時、愛爾蘭、荷蘭、德國、奧德利和瑞士的央行。
對上述央行之間第二次達成的協議,安格魯-阿善梯黃金公司負責銷售的執行董事凱文威利曼(Kelvin Williams)說,允許在今后五年里,每年出售黃金的限額從過去的400噸增加到500噸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因為它容易被市場所接納。也許售金總量會少于2500噸,但我們仍然對每年官方要出售的500噸黃金來自何方感到茫然。央行出售黃金不會對黃金行業產生嚴重影響。黃金行業還會同以往一樣。影響20世紀90年代金價的原因,是當時沒人知道央行正在干什么。
黃金的自然屬性,使它在政治經濟前景不明朗時成了一種更可靠的投資。世界黃金協會的一位發言人說,盡管黃金的作用被削弱,但它依然在國家內部的貨幣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原因是,不同于法定貨幣,黃金不欠任何人的債。黃金在危機發生期間能始終保持身價。只要在世界上還有政治或者經濟上的不確定因素存在,黃金就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