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物事業得到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要加強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統籌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維護文物資源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延續性,筑牢文物安全底線。要準確提煉并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更好體現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要創新轉化手段、強化平臺建設、夯實人才基礎、完善體制機制,以實施重大項目為牽引,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各項工作保障水平。要開展創新服務,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積極拓展文物對外交流平臺,多渠道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海南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是海南省發揮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的引領作用,和國家文物局開展省部協作,探索文化藝術品市場體系建設,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共同推進國家南海文博產業園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規劃建設中的國家南海文博產業園的核心企業。
海文交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在海南省金融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下,先后授權設立“中國海外回流文物藝術品征集展示中心”、“國際文物交流平臺(海南)”、“中國文博產業發展智庫”、“博物館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海南)”。依托自身行業資源和團隊多年市場經驗,海文交快速發展國際化業務體系,在當前已開展的海外文物回流、傳統文化藝術品交易、百城聯盟藝術品電商平臺聯合體、數字藝術品流通、文博文創IP服務等多種業務形態基礎之上,打造國際文化藝術品全產業鏈服務,致力于讓文物“活”起來,在海南形成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中國集聚地”,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2021年6月19日,由國家文物局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指導,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文博產業發展峰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為期兩天的峰會還舉行了中國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博博會籌備會、2021大唐西市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光華永駐——中國藝術經典拍賣之夜、2021國際當代藝術聯展、大唐西市2021珍瑞長安古玩藝術品展、傳承-2021徐悲鴻、戴澤專題展覽等10余項活動。海外征集的28件文物藝術品也在此次文博產業峰會中亮相交易。
峰會的舉辦、國家南海文博產業園項目的落地以及海南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開業,對于促進海南文化產業和文博事業發展,拓展文物對外交流平臺,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