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頭條快訊:11月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編制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按照《行動計劃》發展目標,到2026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
《行動計劃》提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到2026年將實現以下發展目標: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在創新能力方面,多技術融合、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系統化創新體系基本形成,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在產業生態方面,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在融合應用方面,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此次,五部門對未來五年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的重點任務進行了詳細部署。《行動計劃》指出:
一是要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以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戶、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工程為牽引,做優“虛擬現實+”內生能力,強化虛擬現實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疊加“虛擬現實+”賦能能力。推進云、網、邊、端協同能力體系建設。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面向特定場景、具備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研發。
二是要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推出包括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在內的全產業鏈條供給提升工程。研發高性能虛擬現實專用處理芯片、近眼顯示等關鍵器件,促進一體式、分體式等多樣化終端產品發展,提升終端產品的舒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加大對內容生產工具開發的投入力度,提高優質內容供給水平。
三是要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面向規;c特色化的融合應用發展目標,深化虛擬現實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演藝娛樂、安全應急、殘障輔助、智慧城市十大行業領域的有機融合,推動有條件的行業開展規;瘧迷圏c。
四是要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包括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等。
五是要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加強標準頂層設計,構建覆蓋基礎通用、內容生產、網絡傳輸、分發平臺、終端設備、質量評測、創新應用等全產業鏈的虛擬現實綜合標準體系。根據行業急需度明確虛擬現實標準研制路線圖。
此外,《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將通過加強統籌聯動、優化發展環境、深化技術研發、開展應用試點、打造產業集群、強化人才支撐、推動交流合作等多項措施保障各項計劃的落地實施。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推動文化展館、旅游場所、特色街區開發虛擬現實數字化體驗產品,讓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開展行前預覽、虛實融合導航、導游導覽、藝術品展陳、文物古跡復原等虛擬現實創新應用,鼓勵一二級博物館、具有條件的旅游活動場所設置沉浸式體驗設施設備。
(來源:文博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