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聯盟(簡稱“BSN聯盟”)根據季度版本迭代安排,上線推出了“BSN-DDC基礎網絡”(簡稱DDC網絡),并進入試商用階段。海南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簡稱海文交)作為首批平臺方加入DDC網絡。DDC網絡的推出,將為NFT技術在我國的落地提供基礎設施能力支撐,并為其合規發展保駕護航。
DDC(Distributed Digital Certificate)即分布式數字憑證,其屬性和功能類似于NFT。NFT是現實或數字世界中某個事物在區塊鏈上的數字化權益證明,盡管目前大多被用于數字藝術品版權領域,然而其本質上是一種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并不帶有特定的業務屬性,它的潛在使用場景是非常廣泛的,可應用在數字商品憑證、票證、賬戶管理、知識產權等各種領域。
在“2021南海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峰會”上,海文交數字藝術品交易中心上線運營,這是國內首批由交易所主導運營的、提供數字人民幣結算的數字藝術品交易。海文交依托國家信息中心主導的BSN(區塊鏈服務網絡)區塊鏈基礎設施,構建面向藝術品登記備案、溯源、交易、監管的“大唐鏈”,做好面向文化藝術品行業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與國際主流區塊鏈聯通,實現全球優質數字藝術品和數字資產有序流通和交易,促進全球文物藝術品市場活躍,助力海南創建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
當前階段,國際上的NFT基本都是生成在公有鏈上,并圍繞虛擬貨幣進行交易流轉。而在中國,使用公有鏈和虛擬貨幣均不可行,NFT技術的發展首先要解決合規性問題。因此國內急需一個立場中立、成本低廉、技術多元、安全可信、永久存在,并且可監管的NFT公共基礎設施。為了探索中國NFT技術的合規發展路徑,BSN聯盟聯合多家區塊鏈底層技術公司和NFT平臺方,在現有的BSN公網之上共同發起搭建了BSN-DDC基礎網絡,為DDC/NFT業務需求方提供安全可信、價格低廉的區塊鏈環境,用于DDC/NFT的生成和管理。
為保證技術多元性和持久穩定運行,DDC網絡將由泰安鏈、武漢鏈、文昌鏈、中移鏈、廣元鏈、遵義鏈、唐山鏈等十數條各具特色的開放聯盟鏈組成,每條鏈由其技術方直接經營并提供基礎支撐和優化迭代。其中泰安鏈、武漢鏈、文昌鏈、中移鏈在1月25日上線時已可選用。未來DDC網絡還將支持所有開放聯盟鏈之間的DDC跨鏈流轉,并且允許第三方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在BSN之外建立這些DDC開放聯盟鏈的外部節點,通過多方共建共治確保網絡永續存在。
DDC網絡不直接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而是向擁有DDC/NFT業務的平臺方提供極其便捷的網絡接入服務,以方便這些平臺以極低的成本提供DDC/NFT的生成和管理服務。DDC網絡上的所有能量值消耗均通過人民幣充值完成,對于平臺方自定義的DDC智能合約,生成一個DDC的成本僅需5分錢。同時,DDC網絡上的所有開放聯盟鏈均保持極高的透明性,任何平臺方均可以通過相關接口或自制瀏覽器查詢所有智能合約和公開性數據的詳細信息。
據了解,首批加入DDC網絡的平臺方還有榮寶齋拍賣公司、安永區塊鏈、視頻技術服務平臺數碼視訊、國內領先的電子發票服務商百望云、數字藏品交易平臺搜云科技和數藏中國等。DDC網絡要求接入的平臺方嚴格遵守中國的各項法律法規,并提供了包括平臺方實名認證、交易數據全程追溯、支持監管節點部署、可終止平臺方接入權限、可執行違規DDC凍結銷毀等多項機制在內的監管措施,以確保為DDC技術廣泛落地提供合規化環境。
目前,包括新華社、中國銀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都已經推出了基于DDC/NFT技術的數字藏品,可以預見,隨著對DDC技術理解的不斷加深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機構加入DDC產業的快車道,產業規模還將不斷壯大。DDC網絡將秉承共建、共治、共管的理念,推動這項技術的合規性發展和行業標準建立,充分發掘其技術潛力,發揮其創新價值,以便更好地賦能我國數字經濟建設。
來源:海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