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勝錢又陳壓歲錢、壓祟錢、厭勝錢等,屬民俗文化品花錢范疇。使用壓勝錢的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這類錢屬非正用錢,其形制、花紋圖案、銘文、材質等均豐富多彩,做工亦精良,十分美觀。加之其寓意多為除災避邪、求吉納福,寄托著人們向往美好生活、萬事勝意的愿望,而且又可以用于文化娛樂、民俗生活,給人帶來歡樂和情趣。因此,深受世人歡迎,盛行不衰。
鏤空花錢是指中國古代以金屬鑄造、以鏤空工藝表現吉祥內容、用以陪掛的古錢形飾物。鏤空是中國傳統雕塑工藝的一種常見表現形式,最早出現于商周時期的玉器,并影響到以后所產生的多種造型藝術形式,如剪紙、皮影、建筑中的什錦窗、傳統家具中的透雕等。上古之時,便有將福善之事、嘉慶之征訴諸感性顯現的形式,即繪成圖畫,俗稱“吉祥圖”或“瑞應圖”。早在殷周時期的玉雕及青銅器上,這便是“吉祥圖案”或稱“寓意圖案”的發端。
“吉”謂善、利;“祥”本指吉兇的征兆。二字合用有預示好運之征兆、祥瑞。語出《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至唐,成玄英解釋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 試以這條疏解來說明眾多吉祥紋圖的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慶的征兆繪成圖像,用來表達求吉驅兇觀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頌的。反過來講,就是許多吉祥紋圖的題材和構圖,都有“福善之事”和“嘉慶之征”作為創作的素材。元代之后,吉祥圖案于民間廣泛流行,至明清而大行其市,吉祥一詞便成為福壽吉慶、諸事順利的祝語,追求吉祥、“好彩頭”的觀念便構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成為一種蔚為風氣的民俗現象,俗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鏤空錢正是借用了中國傳統鏤空工藝的藝術表現手法,在表現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方面獨樹一幟。
這枚元寶紋鏤空壓勝錢(圖一),整體圖案由聯珠紋組成,內穿為圓形,內穿和外郭間圍有五個元寶紋形相連的圖形組成。整體鏤空,面背圖案一致。外郭重輪,外郭向里折有環形連續水波紋。該錢黃銅質,圓穿。錢徑5、穿徑1.1、厚0.3厘米。
(圖一)
關于壓勝錢,最早的記載見于唐朝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書曰:“內廷嬪妃,每至春時,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又見《資治通鑒》(卷二十六)也有“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祝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的記述。可見在唐朝宮廷內使用壓勝錢之風大盛,且其材質貴重多以金銀為之。
唐朝之后,賜錢給孩兒作為護身符鎮邪驅魔的風俗逐漸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其用材也以銅質為多),到宋代已成為民間重要的風俗之一,以至在地處北方草原的遼王朝宮廷內外亦十分崇尚壓勝錢。
在很多資料中,雖然都把該錢圓穿外圍的五個相連的主要紋飾直觀地稱為元寶紋(圖二、圖三)。但都指出其帶有草原文化的特征和訊息。其實,在草原文化里,上述元寶形紋飾是比元寶還珍貴還喜慶的蒙古云紋。
圖二:《中國古代鏤空花錢鑒賞》262頁 劉春聲老師著
圖三:《內蒙古金融研究》2001增刊第1期見第26頁《內蒙古博物館藏壓勝錢新品》 湯寶珠老師著
蒙古云紋,蒙語稱“哈木爾”即“鼻子”的意思,所以云紋也稱鼻紋或"哈木爾"紋。相傳古時有人造蒙古包,請工匠在上面貼飾圖紋,但對各種圖紋的設計均不滿意,這時恰巧有一頭牛經過,用粘滿草灰的鼻子去蒙古包上嗅拱,結果印上了這種鼻紋。主人十分欣賞這種鼻紋,便命人按紋樣貼飾于蒙古包頂。后來流傳開去,便形成了歷代盛形的蒙古紋飾——蒙古云紋。云紋同圓紋、蒙古盤腸是蒙古族最主要的三大飾紋,幾乎在蒙古人所有裝飾中都多多有見。
其實,“哈木爾”紋的產生更多的是源于北方的游牧草原文化,是草原民族經過對自然、生活長期的觀察的提煉與模擬,和草原民族生活背景密不可分。生活中的駿馬奔騰、車輪旋轉、曲折流水、連綿丘陵、天上云朵、牛羊犄角等都會成為草原民族豐富的符號形式淵源。試想在天高地遠的草原,一切都顯得那么天籟和寧靜,唯有風在動,云在飄。在靜與動之間,人的注意力往往是對動態的物體更加興趣。云的造型又豐富多變,再加上游牧民族對盤羊犄角所產生的特殊情感所致。又形成了簡單又靈活多變的對稱卷曲紋。云是自然的表情,這些文化載體符號,在特殊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下給蒙古族單調的生產、生活帶來美好的希翼與幸福的期盼。因此,哈木爾成為風調雨順,吉祥如意的符號代言。
“哈木爾”圖案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于它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此紋樣在蒙古人心目中表達的是“福祿承襲”、“萬物和順”,“生命永續”、“生生不息”,以至于生命之樹常青并且幸福綿長等永續不斷的含義。
“哈木爾”圖案最早見于4000年前夏家店下層文化(注1)的彩陶紋樣中(圖四、圖五),以后再匈奴、鮮卑、契丹的文物中都有出現,特別是在元代的工藝美術中應用的更廣泛。
(圖四)
(圖五)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漠旗大甸于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蒙古牧民把圓形圖案統稱為“普斯賀”,是一個上通天、下通地的長壽符號。圓形一般是太陽和陽性符號,反映了北方民族太陽崇拜的觀念和太陽的陽性內涵,有著生命永恒的涵意。筆者所藏這枚鏤空花錢,圓穿象征太陽,太陽周圍又有五朵彩色祥云縈繞。五彩祥云紋和外郭上連綿的水紋,又喻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子嗣綿綿,五畜興旺;事事如意,生活美滿。一切的吉祥和美好,周而復始的伴隨左右,充盈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風十雨皆為瑞,萬紫千紅總是春。如今,簡潔的哈木爾圖案遍布蒙古人生活的各個角落,其中寄寓著這個驍勇剽悍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追求。常常在服裝、蒙古包、生活用具等上面作為蒙古族非常普遍喜愛的一種符號形式出現,也成為蒙古草原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其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已成為蒙古草原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標識之一,成為其特有的文化遺產。(圖六)
(圖六)內蒙古勝利聯盟中優足球俱樂部隊徽,隊徽上方以哈木爾云紋裝飾,哈木爾云紋造型動人、寓意吉祥,傳達著對于生活的美好企盼和虔誠敬仰
注1: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都因首次發現于松山區王家店鄉夏家店村而得名,為中國北方青銅文化。夏家店上、下層文化距今3000~4000年左右,為中國北方早期青銅文化,范圍以赤峰為中心,東至遼寧西部,南達京津地區,西到張家口以東,北抵西拉沐淪河流域。
作者: 王新凱
來源:《中國錢幣界》25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