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是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在這歡慶的日子里,我們祝愿內蒙古自治區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筆者在2008年6月份隨團去參加內蒙古大草原族游,當日在科爾沁大草原游玩一天,晚上觀看烏蘭牧騎演出。翌日在通遼市古玩城和古玩街進行交流和覓寶。不瞞你說,這一次真的覓到寶了,一張內蒙銀行于1947年6月1日發行的面值貳佰元的紙幣被我發現并收入。這張紙幣正面顏色為藍灰色,長度為123毫米,寬度為58毫米,正上方是“內蒙銀行”四個字,兩側是內蒙各族縣,公私款項通用的字樣,正下方是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印(1947年)紙幣面值貳佰元,反面顏色為紅色,圖案是大樓,正上方是蒙文內蒙銀行,中間是蒙文貳佰元,還有漢文,蒙文的銀行行長印章,正下方標注著1947年(見圖)。
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后,內蒙古少數上層分子制造旨在分裂祖國的活動,并成立了內蒙古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夢想搞獨立。中共黨員蒙古族人烏蘭夫(1955年授上將軍銜)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團結蒙古族廣大群眾與搞“蒙獨”的人作堅決的斗爭,并于1945年11月25日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運動聯合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卓有膽識地采取符合內蒙古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的方針、政策,在牧區民主改革中實行“不斗、不分、不劃階級”和牧工、牧主兩利的政策,在發展牧區經濟中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強調千條萬條發展牧畜第一條,使廣大牧民過上好日子,同時廣大牧民感受到共產黨的政策是為牧民謀利益的。經過兩年多的宣傳動員和實踐,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區的省級地區,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勝利,為后來的新疆、寧夏、廣西、西藏自治區創造了寶貴的經驗。為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各部門正常運轉,金融的支撐非常重要,而金融必須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1947年6月1日成立了內蒙銀行并發行流通紙幣三種,進行存、兌、匯業務,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筆者收藏到的這張內蒙銀行紙幣,見證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尤其是紙幣上用蒙漢文字,體現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蒙古族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是不能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中國人民銀行以人民幣1:95的比價回收全部內蒙銀行紙幣,至此內蒙銀行并入中國人民銀。
作者:丁金林
來源:《中國錢幣界》22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
http://www.ccbczpx.com/News/qbdjbd/15152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