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錢幣以“馬”為主要圖案的僅四川成都造幣廠和重慶銅元局于1920年至1930年間所鑄“馬蘭幣”。其大小如清末銅元五文、十文、二十文,分有面值和無面值兩類,分別為當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面值。它們既是“紀念幣”,也可作流通幣使用!榜R蘭幣”為四川特產,乃中國近代銅元之奇葩!向來受民眾喜歡,錢幣收藏愛好者所追捧。
特將我珍藏的一對“馬蘭幣”發表與同好共賞。之所以將其稱為“一對”,是因為雖面值不一,但正面圖案均為“馬”,背面均為“德淳制贈”之鐵錢篆書,中間同有一小圓點,都是紅銅質地,有邊齒。不同的是當五十文者正面是俯首回眸馬,有鞍,重4.0克,直徑22毫米,其狀文靜優雅,怡然自得。當百文者面為仰首回眸馬,裸身,重6.7克,直徑29毫米,其狀氣宇軒昂,威風凜凜。兩馬動靜照應,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惟妙惟肖,十分可人。
這對馬蘭幣系重慶銅元局鑄造。1920年黔軍軍閥袁祖銘趁川軍、北洋軍閥在四川爭戰之機攻入四川,占領重慶,并把銅元局作為黔軍的重要財政來源,委其親信軍需宣揚德淳為重慶銅元局局長。楊德淳為慶祝黔軍對重慶局的占領,特以“德淳制贈”名義鑄造了一批無面值,可流通的“紀念幣”,饋贈重慶各界名流及親朋好友,有功將士。這批“馬蘭幣”銅質精良,制作精美,設計新穎,賞心悅目。圖案設計規避了川軍、北洋軍、聯軍、四川軍政府所鑄銅元之面雙旗、嘉禾、醒獅等政治性極強的做法,而選取騰越之勢昂首回眸馬和文靜之俯首回眸馬作幣面圖案,暗喻黔軍驍勇善戰,無堅不催之軍威。事實上,1920年至1926年6月間,重慶基本上為黔軍所占(川軍三、七兩師僅在段時間內占領長江南岸部分地區)。
黔軍在重慶銅元局鑄造各種馬蘭幣前后,成都造幣廠亦鑄造過各式不同材質馬蘭幣。
作者:李泉春
來源:《中國錢幣界》23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