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吉祥紋飾在2013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上的運用 |
![]() 吉祥紋樣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當中,代代承傳,既表現了華夏民族心態,也彰顯了時代特色。設計師將吉祥紋樣運用在2013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上,融入了現代文明與審美意識,賦予了它新的時代內涵,使傳統的生肖題材,具有更深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底蘊,使人們更能從這套金銀紀念幣作品中,體味到深厚民族文化所帶來的滿足和愉悅。 說到吉祥紋樣在這套金銀幣上的巧妙運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象征性的藝術表現手法。利用自然界蛇形象和傳統文化蛇形象的某些類似,從而使生肖蛇形象得以更加強烈和更加集中的體現。 2013年是中國傳統生肖的蛇年,在十二地支中蛇代表“巳”,是為“巳蛇”。巳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著不屈不撓的智者,是神秘精明、有強烈的好奇心,五彩妖艷、吉祥和神圣的文化象征,也被華夏民族尊崇為小龍。雖然目前自然界中,大家都沒有見過真實的龍,但龍的形象正是取自于蛇。蛇雖然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一種討喜的動物,但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上通過自然界蛇形象與傳統吉祥蛇形紋樣的巧妙融合引起人們的無盡遐想和無限感懷。 在這套生肖蛇題材紀念幣上,彩色幣上的蛇形裝飾紋樣采用彩色的民俗裝飾蛇紋造型,構圖富有裝飾性,神態生動有趣,色彩對比強烈,風格質樸生動。而本色幣主題畫面上的生肖蛇形象既有自然界中栩栩如生的實象蛇形圖案,也有線條簡化、輪廓單純的虛象裝飾蛇形紋樣。實象蛇形圖案古樸遒勁,雕刻刀法簡練婉轉,蛇身蜿蜒卷曲,靈目巧然,身形姿態似始終保持律動狀態;虛象蛇紋則用最簡練單純的線條,線浮雕勾勒出蛇的外形,富有現代感的線刻蛇紋,雖然刻畫簡練但氣魄不減。自然界的真實形象與傳統文化中的紋樣形象相得益彰,籍此表現生肖蛇形象瀟灑曲婉的實體美感和雋雅秀美、奔放灑脫的神態美感。這樣組合塑造的生肖蛇形象,靈動內斂,回避了自然界中蛇的某些形象特征,而更突出其圖騰色彩,蘊涵極其深厚。 蛇圖騰崇拜在華夏民族由來已久,展現了初民的一種希冀和精神寄托,希望蛇圖騰能給本部族帶來強有力的保護。尤其是遠古的東夷部族,在他們眼里,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死而不僵,僵而不死,是永恒生命的象征。這套金銀幣,不僅展現了“蛇”在生肖文化和民俗文化中的特殊吉祥內涵,還特別突出了它的文化圖騰崇拜色彩,將蛇圖騰崇拜中祈望生命綿延的內涵表現出來。 第二方面是裝飾性的藝術表達手法,用以我們熟悉的吉祥圖案意義和裝飾性,使這套紀念幣具備特有的裝飾特色。運用傳統吉祥圖案的特色與生肖蛇形象的構成形式結合產生現代意義的生肖審美形象。 人民生活安定,政治統一,經濟繁榮,給藝術發展創造了充分的條件,裝飾的造型完美、線條柔和優美上得以展現。中國傳統的吉祥裝飾題材眾多,色彩華麗,氣勢雄厚典雅。而年年有魚,這是所有中國人在節慶時節最喜歡討的彩頭。就魚這一中國傳統裝飾中的題材來說,充分的體現了傳統裝飾文化的精髓。在中國傳統裝飾圖案中魚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盡顯紛呈,它作為裝飾題材的藝術形象久經不衰,因為這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這種形式中人們找到了自己的寄托:“蓮”是“連”的諧音,“魚”是“余”的諧音,合稱連年有余紋,也稱年年有魚紋,以此產生藝術的文化背景。在中國癸巳(蛇)年金銀紀念幣的正面圖案上,無論圓型、方型、扇型還有梅花型,均以連年有余紋作為“國徽”的裝飾紋。連年有余是稱頌富裕祝賀之詞,每逢春節人們總要供奉活鯉或活鰱,并要在晚上吃芋(魚)頭,以示來年豐收。連年有余紋是最常見的傳統吉祥圖紋之一,金銀幣上采用鰱魚紋和蓮花紋相生相連的連年有余紋飾組合來寓意中國癸巳(蛇)年財富廣進,來年有余的美好祈愿。 除了連年有余紋,還有牡丹紋,作為主要的背景裝飾紋樣被應用于彩色幣上裝飾蛇形圖案的主要修飾。自唐代以來,牡丹頗受世人喜愛,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故成為瓷器上的流行裝飾。彩色幣的裝飾蛇背景上,刻劃數枝牡丹,花朵盛開,枝葉繁茂,采用花枝相交,花朵相對的對稱式構圖,布滿全幣。所謂國運昌時花運昌,中國癸巳(蛇)年,中國又將迎來一番新氣象,歷史將再一次證明了這一深刻的哲理。這些吉祥裝飾題材在這套幣上的運用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是人們真實的內心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壓抑自己的對生活的美好愿望。 綜合來看,吉祥紋樣在這套金銀紀念幣上的運用,即有傳承也有變革,傳承使生肖文化的民族性及淵源脈絡更清楚地顯現,變革是社會時代審美進步的需要,裝飾文化仍然將隨著新的工藝手段、藝術表現手段以及人們審美意識的開拓,與現代金銀幣文化的結合將深入發展下去。(供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作者:甄永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