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幣收藏中的體驗經濟 |
我身邊有很多金銀幣收藏愛好者,都參加了“中國貴金屬紀念幣項目題材征集活動”,我也不例外。這個活動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踴躍參與,究其原因,應該是策劃方很好地運用了金銀幣市場里的“體驗經濟”,從而讓金銀幣收藏者直接參與到貴金屬紀念幣的立項工作中來,同時也加強了買賣雙方的互動性。 “體驗經濟”是美國經濟學者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在消費中為客戶創造身臨其境的經歷,根據客戶的個性化要求提供服務,幫助他完成自我實現,消費從結果變成一個過程,當客戶完成消費時,他的體驗記憶將恒久存在,從而對產品、品牌產生長久的情感依賴。 金幣總公司此次舉辦的項目題材征集活動,旨在滿足收藏者的個性化收藏需求,幫助收藏者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比如收藏者偏愛名畫和民俗題材,肯定就會在參與中將自己的意愿向金幣公司表達出來。如果他的建議在立項中能夠順利實現,將極大地激發該收藏者的集藏情趣,即使未能如愿,也會通過這種體驗過程,“情根深種”,鞏固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金銀幣是一種文化產品,除了貴金屬材質、先進造幣工藝本身,更有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思想能量。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讓收藏者真正成為創造金銀幣文化的主體,讓廣大集藏群體為金幣事業的健康發展共同思考,只有這樣,金銀幣文化的土壤才能更深厚,更廣闊。試想一下,當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收藏了“題材定制”的金銀幣藏品時,其中融入了我們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我們也自然而然會從注重金銀幣本身的價值,轉移到收藏金銀幣的情感感受上來,真正讓收藏回歸到它的本身,體驗到收藏的快樂。 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收藏者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以這種方式積極參與金銀幣的設計,通過這種“對話”,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體現自己的個性,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伽達默爾曾說,“如果某個東西不僅被經歷過,而且他的經歷存在還獲得了一種使自身具有繼續存在意義的特征,那么,這個東西就屬于體驗。以這種方式成為體驗的東西,在藝術表現力就獲得了一種新的存在狀況。”從這里開始,金銀幣收藏不再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性的活動,而是一種內在的、獨有的、發自內心的,和生命、思想相聯系著的文化活動。我想,這就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項目題材征集活動”最大的價值所在吧。(供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