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色熒光面額數字“50”和漢語拼音“WUSHI”字樣。而變造的80版50元券,因為是使用90年版50元券改造的,所以有與90版50元一樣的無色熒光面額數字“50”和漢語拼音字母“WUSHI” 字樣(見圖四、圖五,左為真鈔右為假鈔)。據了解,造假者為了提高欺騙性,在新的變造幣上已將無色熒光面額數字和漢語拼音字母消除,由于筆者沒有看到新的變造幣,無法了解其特征。但有一條可以肯定,不法分子在對無色熒光圖文進行處理時,必然會傷害到票面的底紋,因此,借助高倍放大鏡觀察無色熒光圖紋部位票面的底紋有無變化,就可以發現疑點。
圖四
圖五
3、核對票面冠字號碼的冠字。一是看所要購買票幣的冠字與已發行的80年版50元券的冠字是否相符(前面我們已列出了已發行的80年版50元券的冠字)。二是借助放大鏡觀察票面上的冠字部位有無挖補、涂改的痕跡(見圖六)。三是看冠字下的底紋與冠字周圍的底紋是否完全吻合(見圖七)。
圖六
圖七
4、觀察票面的安全線部位有無異常。由于變造的80年版50元券是用90年版50元券改造的,抽出安全線時勢必會對票面邊緣部位造成傷害。因此,錢幣愛好者在購買時,可以觀察鈔票正面右邊3厘米處的邊緣是否完整,有無軟折(如圖八),此張鈔票雖然經過熨燙處理,仍留有痕跡。如果仔細觀察仍可發現一小部分沒有處理掉的安全線痕跡。
圖八
三、出現變造幣的原因
錢幣市場上之所以會出現變造的80年版50元券,筆者認為主要以下兩個原因:
1、收藏價格持續攀升,一些不法之徒因此不惜鋌而走險
80年版50元券是1987年4月27日面向社會公開發行的。面市五年后,出于反假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于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帶有安全線和無色熒光圖紋的新版50元券。由于當時社會收藏意識不高,經過20多年的消耗,80年版50元券的存世量要大大的低于90年版50元券,因此收藏價格連年攀升。目前,第四套人民幣大全套的收藏價格已由2006年的250元攀升到2010年的5000元。其中:80年版50元的價格已由2006年的80元攀升到2010年的2480元,比90年版50元的價格高出約16.5倍。巨大的利益誘惑,使得一些不法之徒不惜鋌而走險,采用移花接木之術,通過挖補、涂改等手段,對90年版50元券進行改造,以達到獲利的目的。
2、粗放式的錢幣市場監督機制,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