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12月發布了2016年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計劃,這個發行計劃,既包含了對2015年中國金幣事業發展的總結,也包含了對2016年中國金幣事業發展的預判。筆者也想在這里解讀一下,談談自己的看法。
熊貓幣變“盎司”為克:彰顯向外擴張野心,發出強勁中國聲音
在大國崛起的星辰大海征途中,中國越來越以文明、開放、包容、現代的國家形象,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中央,要提升與中國國際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也成為近年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首要任務。熊貓金幣位列世界五大投資金幣之首,無論是設計鑄造水準還是行銷體量規模、世界范圍影響力,都是響當當的中國文化名片。2016年發行計劃中,熊貓金銀幣的變革最大,影響也最深遠。
這次發行計劃中,引起市場最大關注的,無疑就是熊貓金銀幣的計量單位史無前例地正式從國際計量單位“盎司”變為了國內計量單位“克”。早期中國金銀幣中也曾經出現過以克為計量單位的情況,但熊貓幣因誕生之初就是作為國家增加外匯收入而存在,所以也迎合了國際市場的需求,一直以“盎司”為計。2016年熊貓金銀幣正式變“盎司”為“克”,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層考慮。第一層考慮關鍵詞就是爭奪黃金定價權,占據市場話語權。2002年國家解除黃金交易禁令和成立上海黃金交易所之后,中國黃金的生產和消費都呈現井噴勢頭,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之一,即使黃金已經連續下跌四年,但中國黃金的消費趨勢仍然呈現每年高速遞增的狀態。但是,中國國內的強勁態勢并沒有傳導到國際黃金的價格鏈上。不能擁有黃金定價權也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征途上的一大攔路虎。2015年傳來喜訊,中國銀行正式成為參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黃金定價的首家中資銀行,標志著中國開始了爭奪黃金定價權的關鍵一步。熊貓金銀幣不僅擁有強大的國際市場號召力,其強勁的內需規模也是能夠反映中國黃金消費能力的晴雨表,2016年熊貓金銀幣以“克”為計量單位,能夠有效地將國內投資者的黃金需求直接傳導到國際市場,通過倫敦金的定價機制,真正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發出中國的聲音。有陣地才有導向,有陣地才有話語權,才能把這個市場的聲音有效、有力地傳播出去。2016年,每一個參與熊貓金銀幣收藏消費的貓迷們,都將對中國爭奪黃金定價權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層考慮的關鍵詞是適應內需要求,將市場做精做強。2016年熊貓金銀幣的發行量變化體現一個“減”和一個“增”。“減”體現在1克、3克、8克、15克和30克的熊貓普制金幣上,統一發行量為60萬枚,其中30克普制金幣相比類似規格的2015年熊貓一盎司普制金幣,從100萬枚銳減到60萬枚,這個變化顯示了發行管理部門考慮到國際黃金2016年整體還將趨于低迷,一定程度上對熊貓普制金幣的消化能力有所遏制的實際情況,控制發行規模,更好維護熊貓普制金幣作為投資幣的投資性能。一個“增”則體現在增加了50克和100克熊貓精制金幣兩個規格品種,精制幣精致做,精制幣在工藝水準和工藝價值方面必然更具優勢,熊貓精制金幣在鑄造過程中用布輪對坯餅進行手工拋光,能夠產生更完美的鏡面效果,熊貓黑白兩色的金屬色彩反差也會更大,更具有藝術欣賞性。2萬枚和1萬枚的發行數量恰如其分,既滿足對熊貓金幣藝術性有更高要求的專業收藏需求,也能以小盤撬動熊貓幣大盤,預期中更高的投資回報空間有助于更多的社會大眾從心理上認可熊貓幣品牌,有助于將隱性集藏人群變成現實集藏投資人群,熊貓金幣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市場形象和議價能力更值得期待。
繼續深耕民族文化題材,金銀幣首現清晰“家”概念
中國現代金銀幣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商品,當它進入商品市場時,在具有商品屬性的同時,同時具有文化性與藝術性。從1979年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金幣那一天起,中國金銀幣的誕生、發展、繁榮的每個階段,向來是以傳播民族傳統文化,挖掘民族美學內涵為已任,中國金銀幣文化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有著更敏銳的觸角,而金銀幣收藏者就是文化的先行者,通過我們的收藏行為,更直接更系統地接觸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方寸之間,越來越多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展示,它的背后更多是民族傳統文化認同感的強勢回歸。
2016年發行計劃中,文化題材占據了大半壁江山。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紀念幣、2016年賀歲銀質紀念幣、2016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等民族文化題材都屬于延續發行作品。2017中國丁酉(雞)年金銀紀念幣整體變化不多,僅3克精制金幣和3克彩色精制金幣從2015年的12萬枚同時提升到18萬枚,還是精制幣精致做,更細膩明亮的拋光鏡面效果將有助金幣畫面產生更多的色彩層次,也更有利于鑒賞、收藏、保存,3克精制幣重量小,價格低,畫面精,適量擴容也能讓更多新入收藏者對中國金銀幣有更優的初印象;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紀念幣雖然是延續世界遺產系列,但這個系列兼有世界遺產和石窟藝術兩個題材的內容。業已發行完畢的石窟藝術系列,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是中國金銀幣中優勢品牌項目。而大足石刻被稱為中國石窟藝術的集大成藝術殿堂,是研究唐宋之交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尤其是儒、道、釋三教融合演變過程的珍貴資料。可以這樣說,這個題材作品的發行,一方面繼續做大做精世界遺產系列,另一方面也填補了中國金銀幣上唐以后宋元時期的石窟造像題材空白,讓人對它延續石窟系列的市場成功充滿期待;2016版賀歲銀幣增量明顯,從2015年賀歲銀幣的60萬直接增加到190萬,這一方面是根據市場需求適當增加供給,能夠有效降低市場盲目炒作產生價格泡沫,另方面大幅增量也能客觀降低上市價格,能夠讓更多的大眾消費群體有參與機會;寧波錢業會館設立90周年金銀紀念幣橫跨錢幣文化題材和地方歷史遺產題材兩個板塊,寧波錢業會館是中國唯一完整保存的錢莊業歷史建筑,在那里率先創造了中國錢幣歷史上的過賬制度也在這里實施,這個題材雖然不顯山露水,但作為浙江人,同樣很期待收藏這個作品,一來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中國現代錢幣文化的發展軌跡,二來和2015年的西湖文化題材金銀幣也能組成一個“浙文化”題材的全新收藏專題。
筆者還要在這里特別解讀一下2016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這個項目,個人認為它是2016年發行計劃中的另一個亮點,原因在于它在中國金銀幣里首創明確表現了“家”概念。習近平主席曾經在不同場合的講話中不斷強調“家庭”這個概念,他闡述中國夢時說,中國夢就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人人居其屋樂其業,努力工作幸福生活,建設好小家庭才有中國這個大家庭;他在形容國際環境,國與國關系時,也曾經不斷強調“家庭”這個概念,說亞投行、APEC、上合組織都是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合作互助,利益共享,世界才能更加穩定和平。曾經有媒體人透露,習主席的辦公桌上擺放的照片大部分都是他和家庭成員的親密合影。個人覺得,2016年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就是貴金屬藝術領域明確表達“家”概念的作品,美滿婚姻、生兒育女、健康長壽、吉祥幸福,分別代表每個中國人美好人生的不同人生階段,環環相扣合成每個中國人的中國夢。這是中國金銀幣第一次清晰地表現“家”這個概念,非常期待設計者如何表現中國夢的美好人生。
政治題材凸顯民族精神概念,錢博會如何延續輝煌
這幾年金銀幣發行中,政治題材比重的增加充分說明了央行對于紀念幣的立項要以弘揚民族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促進世界和平為主導方向這一基本原則的事實性闡述。政治題材一直是紀念幣收藏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2016年的政治題材項目很有意思,數量不是很多,只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金銀紀念幣、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金銀紀念幣兩個項目。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長征,轉戰14個省,沖破國民黨軍數十萬兵力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忍受饑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終于完成了戰略轉移的艱巨任務。三大主力紅軍在西北會師,為開展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創造了重要條件。紅軍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2016年再提長征題材,再發長征項目,也是為了適應改革關鍵時期國民思想儲備的需要,長征精神能夠幫助中國人如何以更飽滿積極的精神狀態度過關鍵的經濟轉型期。而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金銀紀念幣也有這個效能,2016年臺灣再逢“大選”,內地發行這個題材,能夠在精神層面上彌合兩岸的歷史矛盾,孫中山不僅是“臺灣”的精神領袖,也是兩岸共同的精神圖騰。兩岸只有共同攜手彌合分歧相向而行,才能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兩岸和平果實,維護共同的二戰成果,共同面對域外國家在東海、南海等多區域對中華民族領土、尊嚴的挑釁。這兩個政治題材的發行,對于擴大金銀幣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媒體關注也很關鍵。而錢博會項目也是延續項目,看2016年錢博會銀幣在浩瀚的東方西方錢幣文化歷史中挑選出一對具有文化共振性、歷史相似性的經典貨幣。(莫問海)
聲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特約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