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質紀念幣
(一)紀念幣圖案(見附件1)。
1.正面圖案。
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
2.背面圖案。
背面圖案為“福”字造型,配以民居影壁、雪人、燈籠、中國結等造型組合設計,并刊面額。
(二)紀念幣面額、規格、材質和發行數量。
銀質紀念幣為普制幣,面額3元,圓形,直徑25毫米,含純銀8克,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70萬枚。
(三)銀質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銷售渠道詳見中國金幣網(www.chngc.net)。
二、雙色銅合金紀念幣
(一)紀念幣圖案(見附件2)。
1.正面圖案。
正面圖案為“中國人民銀行”、“10元”字樣、漢語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號“2017”,底紋襯以團花圖案。
2.背面圖案。
背面主景圖案為一只中國傳統剪紙藝術與裝飾年畫元素相結合造型的公雞,其上方為宮燈和牡丹圖案,幣面左側刊“丁酉”字樣。
(二)紀念幣面額、規格、材質和發行數量。
雙色銅合金紀念幣面額10元,直徑為27毫米,材質為雙色銅合金,發行數量為5億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雙色銅合金調撥數量見附件3。
(三)發行方式。
雙色銅合金紀念幣采取預約方式發行。對于未預約或預約未兌換的部分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將通過二次預約方式發行。具體發行工作安排見附件4。
(四)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公眾防偽特征見附件5。
(五)雙色銅合金紀念幣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注:1.表中廣東省數量不包含深圳市的數量。
2.中國人民銀行在每次發行新幣時,均在發行庫中留存一定數量,作為實物檔案,供未來貨幣研究使用,即留存歷史貨幣檔案。
3.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根據各地預約情況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調撥數量進行調整,調整結果將另行公布。
2017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發行工作安排
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承擔 2017 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以下簡稱賀歲幣)在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約發行工作(詳細情況見附)。
二、 2016 年 12 月 26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向社會公告當地賀歲幣的分配數量。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官方網站公布賀歲幣預約兌換網點和每個網點的可預約數量。
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于 2016 年 12 月 28 日至 2017 年 1 月 3 日辦理賀歲幣預約。公眾可通過上述四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官方網站或前往其營業網點進行預約登記。
四、賀歲幣每人預約、兌換限額為 40 枚。
五、賀歲幣于 2017 年 1 月 4 日至 1 月 24 日辦理首次預約兌換。公眾可按照約定的時間,持在預約系統中登記的有效身份證件,前往約定的營業網點辦理預約兌換業務。
預約兌換期內未兌換的賀歲幣預約作廢。
六、公眾如代他人領取賀歲幣,需持被代領人在預約系統中登記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辦理,且代領人數不超過 5 人。
七、各地如有賀歲幣二次預約發行,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于 2017 年 2 月 16 日前向社會公告當地賀歲幣二次預約發行的分配數量;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官方網站公布賀歲幣二次預約兌換網點和每個網點的可預約數量。各地承擔二次預約發行工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首次預約發行時一致。
八、 2017 年 2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為賀歲幣二次預約期,預約規則與首次預約時一致。
九、 2017 年 2 月 22 日至 2 月 28 日為賀歲幣二次預約兌換期,預約兌換規則與首次預約兌換時一致。
十、在預約、兌換期內,中國人民銀行每個工作日在官方網站公布全國各地網上預約、現場預約及兌換進度;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每個工作日在官方網站公布轄區各地市預約、兌換工作進展情況;承擔預約發行工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每個工作日公布預約、兌換工作進展情況。歡迎公眾查詢并監督。
2017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公眾防偽特征
2017 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集成應用了雙金屬結構、隱形圖文、斜全齒間隔半齒和復合材料四項防偽技術。
一、雙金屬結構。產品外環為黃色銅合金,內芯為復合材料。
二、隱形圖文。位于正面面額數字“10”的輪廓線內,上下翻轉硬幣,可以分別觀察到三個“10”和“RMB”的兩組圖文。
三、斜全齒間隔半齒。硬幣邊緣分布有交替排列的斜全齒與半齒。
四、復合材料。硬幣內芯采用鎳帶復合白銅材料,具有弱磁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