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峽另一端的旖旎風光與文化魅力 |
發布日期:13-06-22 09:29: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狄文琦 |
——中國寶島臺灣流通紀念幣鑒賞
盛行的媽祖文化、風景秀麗的日月潭、可口的熱帶水果,這是我們對寶島臺灣的第一印象。由于和祖國大陸隔海相望、相距較遠,能有幸親臨當地,去感受那里的人文風情、自然美景的人并不多。也正因為如此,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美麗的臺灣省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和幻想。帶著這樣一種好奇的心情,不妨讓我們跟隨中國寶島臺灣流通紀念幣上那一幅幅極具代表性的著名建筑和景區圖案,揭開臺灣神秘的面紗。 自2003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連續3年向國內外發行了“中國寶島臺灣”第一、二、三組流通紀念幣,共5個品種。分別選取了“朝天宮”、“赤嵌樓”、“鵝鑾鼻”、“日月潭”、“敬字亭”作為紀念幣背面的主圖案,每枚幣面額5元,直徑30mm,厚度2.5mm,材質均為黃銅合金。近年來,流通紀念幣的收藏投資價值也在不斷地上升,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對該套幣的鑒賞,或也可作為一種對其投資收藏價值的探路之舉。 先來看該套紀念幣的第一組,共發行了2個幣種,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我國首次發行的反映臺灣題材的流通紀念幣。其中,一枚紀念幣的背面圖案主景為全臺灣最大的媽祖廟—朝天宮,內緣上方為“5元”字樣,下方為“寶島臺灣—朝天宮”字樣;另一枚的背面圖景主景為臺南赤嵌樓,左方圖案為樹林,其前景為九座石碑,幣內緣上方為“5元”字樣,內緣下方為“寶島臺灣—赤嵌樓”字樣。 圖案中的朝天宮,前殿為歇山重檐式建筑,中央是“三川門”,兩邊各為“龍”、“虎”門,屋頂上方布滿交趾陶剪粘。第二進正殿為三重硬山式建筑,據說其中供祀著天上圣母、鎮殿媽、湄洲媽祖等30尊媽祖神像。第三殿主祀觀世音菩薩。紀念幣上的朝天宮,圖案層次分明、鑄造工藝上精雕細刻、設計優美典雅,將朝天宮莊嚴而肅穆、神圣而大氣的形象,完美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赤嵌樓位于臺灣省臺南市民族路,是臺灣最重要的古跡之一,原為荷蘭人所建,后來鄭成功攻入臺灣,以此樓為指揮部,征討荷蘭侵略軍,收復了臺灣的失地。從此,赤嵌樓成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跡。光緒年間曾重建該樓,樓內陳列著荷蘭人投降的條約書,以及鄭成功與荷軍作戰的海圖等珍貴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從赤嵌樓紀念幣的圖案上清晰的看到,城樓下排列著九座巨大的石碑,據傳為乾隆皇帝所賜,上面刻有乾隆親撰的碑文。紀念幣上的赤嵌樓依然保留了其雄偉壯觀、富有歷史感的原貌,觀賞之余,我們能感受到凝聚在樓中的那份滄桑和設計者為我們描繪的雄渾的美學意境,它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過去的那段歷史,同時昭示著某種不可預知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