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幣》背面圖文的研究 |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9月19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紀念幣》,又于2010年6月30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金銀紀念幣》。截至2010年8月,我國先后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有40處。這些“中國人的驕傲”雖然有一部分曾在中國現代金銀幣上亮相,但都沒有在金銀紀念幣幣的背面刊“世界遺產”中文字樣。迄今為止,只有上述兩套金銀紀念幣幣背面刊有“世界遺產”中文字樣。從兩套金銀紀念幣的發行時間看,武陵源金銀紀念幣應該是“世界遺產”系列龍頭,武當山古建筑群金銀紀念幣應該是第二。
一. 武陵源金銀幣背面圖案和文字 1992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ⅲ),武陵源風景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是我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自然景觀。 武陵源風景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成。為向世界人民展示武陵源的自然景觀,推動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9月19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紀念幣”一套共3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2枚。這是我國首次發行以“世界遺產”為主題的金銀紀念幣。 背面圖案和文字如下:
二.世界遺產——武陵源的代表性風景躍然金銀幣上 1.金鞭巖 1/2盎司金幣背面圖案為武陵源代表性風景——金鞭巖,并刊“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鞭巖”中文字樣。金鞭巖位于張家界森林公園內,是武陵源最著名的石峰之一。它拔地而起,氣勢雄偉,相對高度350米,仿佛一條插于地的金鞭,相傳它是秦始皇趕山填海留下的金鞭。 2.御筆峰 第一枚1盎司銀幣背面圖案為武陵源典型的自然風光——御筆峰,并刊“世界遺產武陵源——御筆峰”中文字樣。御筆峰——坐落于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深谷之中,三座石峰陡峭如削,直插云霄,峰頂青松屹立,整個山峰遠望如一排倒插的毛筆,故名御筆峰。 以上兩枚(1/2盎司金幣和第1枚1盎司銀幣)金銀幣背面圖案和中文字樣 ① 圖文相符,美輪美奐; ② “世界遺產”中文字樣金銀幣背面上呈現,突出了主題的設計既主題圖案為武陵源——金鞭溪,武陵源——御筆峰,向世人展示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風景區的自然美景。 但上述兩枚金銀幣背面所印中文字樣中的標點符號“——”連接號(約2毫米占一個字的位置)的使用位置有待商榷。若只刊“武陵源——金鞭巖”、“武陵源——御筆峰”則應該是正確的。若在“武陵源”前面刊“世界遺產”這四個字樣,那么“——”連接號應放在“世界遺產”和“武陵源”之間即“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鞭巖”、“世界遺產——武陵源御筆峰”。武當山古建筑群金銀幣背面所印“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中文字樣,此幣上連接號的使用無疑應該是正確的。 三.世界遺產——武陵源與土家族風情 第2枚銀幣背面圖案為土家族風情——擺手舞,并刊“土家族風情”中文字樣。①就銀幣自身背面圖案和文字來說,圖文相符。②就發行這套金銀幣的主題而言,“世界遺產”中文字樣未能在銀幣背面上呈現,連“武陵源”三個字也沒有了。 土家族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主體民族。土家族人熱情好客,吃苦耐勞,能歌善舞。擺手舞,八寶銅鈴舞等是土家族獨特的民族文化。跳擺手舞的男女土家族青年周圍飾的土家族傳統織錦花圖設計,表現了武陵源風景區土家族以花為媒,以舞蹈表達愛情的傳統習俗,突出了該地區的民族文化風情。 由此可見這枚銀幣背面圖案(圖文)設計單就這枚銀幣本身而言沒有問題。我們知道武陵源呈現給世人的是世界遺產中自然遺產的自然景觀,而不是民族文化風情。將這枚銀幣作為“世界遺產——武陵源”這個主題來發行,可以說這枚銀幣背面圖案設計偏離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這個主題。或者說這枚銀幣未突出主題設計即(圖)文不對(主)題。如果不是那為什么在銀幣背面不刊“世界遺產——武陵源”中文字樣?還是漏刊“世界遺產——武陵源”中文字樣?還是不能刊?! 嚴格來說,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幣(1套3枚)背面都應刊“世界遺產——武陵源”中文字樣,這樣既突出了主題,又和諧統一。現有1金1銀幣刊“世界遺產——武陵源”中文字樣,而第2枚銀幣又不刊“世界遺產——武陵源”中文字樣。由此判斷這枚銀幣背面圖案主題設計是不正確的或是錯誤的。由設計錯誤而造成銀幣的錯誤,應是真正意義的錯幣!(有文說設計上正確制造過程中出現錯誤而產生的幣屬殘次幣)。 本著維護“國家名片”形象這一精神,筆者對武陵源金銀幣背面圖文作了上述分析研究。若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供稿:深圳中泉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