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收藏精制幣的朋友們總有一個在心理解不開的心結,那就是“精制幣為什么沒有裸幣?”,這個問題也縈繞在飛馬的心頭很長時間了,為了弄清楚這個原因,飛馬翻閱了一些資料,認真地研究了市場,發現了一些門道,今天將研究的結果與大家一起分享,并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給予不斷地完善和補充。
精制幣為什么沒有裸幣?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又是非常復雜的問題。要弄清這個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精制幣的身份。精制幣的全稱是“普通紀念幣精制幣”(見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12月29日公告),或者是“精制普通紀念幣”(見康銀閣精制幣的證書)。因此,精制幣本身是普通紀念幣的一種,精制幣是紀念幣而不是“流通人民幣”,但是它也具有流通的職能,這是很重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有明確的規定:“第十八條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發行紀念幣。 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
其次,要搞清楚精制幣與普制幣的不同。
“普通紀念幣的普制幣除工作模圖紋底面精磨外,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生產工藝與現行流通硬幣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
普通紀念幣的精制幣生產工藝區別于普制幣,其工作模圖紋底面拋光后鍍硬鉻,浮雕面采用能夠充分體現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系的噴砂工藝處理;坯餅采用逐枚手工拋光處理;產品壓印采用單枚多次壓;成品表面質量和單枚質量進行逐枚檢查;產品包裝采用單枚包裝/裝幀方式等。
普通紀念幣精制幣和普制幣生產加工工藝的差異,造成精制幣和普制幣產品外觀質量上的顯著差異:精制幣幣面浮雕因采用噴砂工藝處理、底面采用拋光鍍硬鉻處理而使精制幣圖紋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系更加強烈和清晰,圖紋底面清潔光亮,圖紋浮雕面與圖紋底面形成的反差構成精美的錢幣藝術效果,而普制幣則次之。”
(引用中國人民銀行公告中《如何識別普通紀念幣中的普制幣和精制幣?》一文)
閱讀全文,收藏者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了“普通紀念幣普制幣”與“流通人民幣硬幣”的差別:“普通紀念幣的普制幣除工作模圖紋底面精磨外,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生產工藝與現行流通硬幣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
收藏者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了“普通紀念幣精制幣”與“普通紀念幣普制幣”的差別:1、加工工藝不一樣,更加繁瑣和復雜;2、投入的人工不一樣,“坯餅采用逐枚手工拋光處理”;3、成品的檢查程序不一樣,“成品表面質量和單枚質量進行逐枚檢查”,4、包裝的結果不同,“產品包裝采用單枚包裝/裝幀方式等”。
由此可見,精制幣沒有裸幣!
第三、精制幣為什么要有包裝。
其實這個問題就簡單了,原因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為了保證精制幣的品像完好,大家可以從精制幣制作工藝的復雜程度中看出,精制幣制作出的每個成品都是經過多到工序,經過嚴格檢驗,最后才能出品的。如果像普制幣一樣的大量的在一起包裝和運用必然,影響品質的完美和完整,這是絕對不行的。因此,單枚包裝是必須的。
其二、合理的規避各種規定。
關于人民幣的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有明確的規定,其中“第二十五條 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 紀念幣的買賣,應當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雖然,紀念幣可以買賣,但是必須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那么中國人民銀行對普通紀念幣的買賣有什么規定呢?我們都知道凡是在普通紀念幣發行的公告里都有這樣的說明:“三、該紀念幣與現流通中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這就是普通紀念幣買賣的管理規定,因此,精制幣也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精制幣也是要按照同面額的人民幣等值兌換的,要是高價交易就違反了法律。
由于普制幣的制作成本較低,發行量很大,因此用來等值流通是容易做到的,從成本上計算也是不會虧損的。而精制幣制作成本很高,發行量又非常的少,如果可能按照面值等值兌換,肯定要虧的,而且要大虧。但是,要不按照面值等值兌換又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中國人民銀行是不可能這么做的,那么解決的途徑就只有一個了——包裝出售,讓精制幣按照商品而非普通紀念幣的形式對外發售,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一石三鳥了。即沒有虧本,有沒有違反法律,還可以獲取利潤。
綜上所述,精制幣沒有裸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規定的,也是必然的。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投資和收藏精制幣的重大利好消息,原因非常簡單,裝楨后的精制幣是商品,其商品價格的變化可以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使精制幣的買賣合法化。因為商品價格的漲跌是沒有限制的,而作為普通紀念幣的買賣是有限制的——是必須要按照面額等值流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投資和收藏普通紀念幣普制幣的風險要大于精制幣的,精制幣已經合理地規避了這樣的規定,而普制幣的裸幣在發行期1年之內是不可能逃避這樣的規定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精制幣的投資收藏的風險遠遠小于普制幣,精制幣的發展可謂前途無量!
作者:jd001,寫于2006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