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個體反向思維的有效性,已被市場人士普遍認同。但個體反向思維是一種智慧,而不是一門科學。故不可能被所有市場人士普遍掌握。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面臨市場轉折,寧愿認同多數,也不愿承擔獨立思考所帶來的風險。
今年年初,在收藏市場持續低迷的時候,在精制幣市場一片沉寂,到處都是咒爹罵娘之聲。這時你如果運用個體反向思維,就會敏銳地發現市場正在孕育較大機會。果然精制羊在7月瞬間擊穿100元阻力,一路上揚,并于8月創下了歷史最高價位200元。
就在這時在廣大的投資者喜悅的時候,在大家心理不能承受的時候,精制羊開始回調,進行了價格整理。當面臨200元時,占市場主流意識的看空人士,當然是多數的老幣商(以前經營精制幣的幣商和投資者)仍然抱著空頭思維不放,堅信精制羊的價格必破150元,向著所謂的100元進軍。后來看到隨著精制羊的價格不斷反彈,直指200元之上時,只好找一些理由來掩飾自己判斷的失誤,什么有幣商坐莊了,人為的炒做了,甚至開始拋出“發行量論”,“無收藏性論”,更有人開始做空、賣空。細心的朋友你一推敲,便知其很難自圓其說。其實按照個體反向思維判斷,越是幣商認為不好,越是說明市場正在醞釀這更大的變化。
持個體反向思維的人士往往面臨巨大的壓力,一是因為群體性的非理性沖動以及主流輿論的渲染,迫使持個體反向思維的人無所適從,甚至懷疑自己。再者,既是反向思維,那么,當時的市場環境及輿論必然不同于個人的立場。他的觀點會被周邊的人所唾棄。因此,一位優秀的個體反向思維者必須具有反潮流的勇氣、堅強的意志和敢講真話的品格。
去年12份,當銀行管理層下決心推動精制幣市場時,持市場主流意識的人士并沒有認為,市場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機遇。雞的發行仍沒有較大的改觀,并且各個品種仍在綿綿下跌。因此,許多人認為精制幣市場今后幾年無牛市的論斷。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精制幣作為一個全新的收藏版塊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原由的郵票、磁卡、金銀幣、普制流通幣的群體相對比較固定,已不具有大幅度增長的可能,市場是處于飽和的狀態,而精制幣做為后起之秀,有后發的優勢,潛在的加入人群很多,具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這是必然的。還有,賀歲系列的發行量并不大,并且伴隨著普制幣的同時發行,每年也就發行4——6個品種,擴容的空間最小,如果你用心去算的話,在未來三年內也不過15個左右的供應量,最多也就需要1000元,每年就300元左右,這對廣大的收藏者來說,比照整個郵票和金銀幣的收藏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郵票一年收藏套票和小板也要300元,要算大版一年要4000員,金銀幣一年1萬都不夠)。這是我一貫的觀點。
現在有些市場人士開始覺醒了,當然還不是全部,紛紛點評精制幣存在的機會。有一點飛馬必須給收藏朋友們講明白,今后賀歲系列精制幣甚至是整個精制幣版塊在休整之后,應該還有集體飆升的機會。但當大家普遍認同的時候,也許就開始分化了。
親愛的精制幣收藏朋友,擦亮你的眼睛吧,不要被眼前的主流輿論所迷惑,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或者在市場中求得生存,必須學會運用個體反向思維,否則你就會掉進一個溫柔的陷阱。最后,飛馬獻上一句話,作為結束語與精制幣的收藏者和投資者共勉:這個市場,是個江湖,人在江湖漂,盡量少挨刀。
作者:jd001,寫于2005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