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金銀作為貨幣有著久遠的歷史,金錠、元寶、銀元都曾是金銀貨幣的別稱。中國的金銀幣使用的歷史很悠久,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大概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經有黃金。到清末民國時期,不但有了金銀幣、金銀紀念幣,還有了金銀紀念章。如今金銀作為流通貨幣的功能早已淡化,金銀幣越來越多的帶給人們的是投資、收藏。
我國自1979年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現代金銀紀念幣以來,已發行了10個系列,1500多個品種的金銀紀念幣,不僅為國內外集藏愛好者提供了大量的錢幣收藏精品,而且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金銀幣生產以及出口國。這充分地展現了中華貨幣的風采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國現代金銀紀念幣發售初期基本上通過海外銀行、錢幣經銷商代理的方法銷往國外。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成立中國金幣總公司,專門負責金銀紀念幣的立項、設計、生產和發售工作。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其業務進行審批、指導和監督,國家工商部門、司法部門、海關以及人民銀行對金銀紀念幣的市場交易和出口進行綜合監管。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投資和消費理念會出現不斷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需要一種操作方便,而且安全性高,有一定投資收益率的品種,成為人們投資和保值、增值的品種。金銀紀念幣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需求。為了維護集藏者和投資者的切身利益,金銀幣的發售部門開始全面調控和管理這個市場。中國人民銀行2001、2002年各發行金銀幣10個項目,這個數字比1999年減少了44.5%。
對于如何集藏和投資金銀幣,不同的收藏者可以根據自己喜好的題材進行收藏,比如愛好體育的可以收藏體育方面的金銀幣,喜歡名畫的可以收藏中國古代名畫系列的金銀幣等等。在集藏中,還需要了解金銀幣的設計圖案和生產工藝,以便提高對金銀紀念幣的鑒賞能力。至于對金銀幣的投資,這也像投資股市一樣,需要經常關注市場動態和發售機構的發售政策,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投資就意味著風險和效益并存,雖然風險是多方面的,但是市場動態和發售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盡管錢幣市場受國家政策制約較小,但是貨幣作為重要的流通手段,它與國家的貨幣政策是息息相關的。金銀幣的發售,國家有專門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作為尺度。了解這些政策對金銀幣投資是很有益處的。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幣總公司一直采取的是總量控制的精品政策,切實管理和調控金銀幣市場,確保收藏、投資者的合法收益。另外,錢幣市場和其他商品市場一樣是變化莫測的,這就需要投資者花時間去關注這一市場,關注每一個金銀幣品種的發行量,只有在綜合分析了金銀幣的發行題材和發行量大小以后,才會科學掌握金銀紀念幣增值空間的大小,了解市場銷售動態,掌握一定的市場規律,才可能更好地投資金銀幣。
對于集藏的金銀幣如何進行保養、清理、保護金銀幣的品相等等,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金銀幣在流通中與空氣或其他化學物質接觸,以及長時間放置都會引起變色或銹蝕。所以,集藏的紀念幣一般應該儲藏于幣袋、幣夾、幣蓋、幣盤、幣柜里;幣夾與幣頁相結合是一般幣品較好的儲藏方式;幣盒與幣盤相結合是高檔收藏幣的理想方式。一旦金銀幣儲藏久了需要清理,具體方法有:洗滌、擦拭、磨刷、表面涂覆等。
金銀幣市場是一個蘊藏著新的投資商機的市場,我們相信,隨著投資群體的不斷增加,將會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寫于2007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