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似乎是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其實是有著一定聯系的。
植樹節,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金銀幣,則是2003年央行首次發行的關于環境保護題材的貴金屬紀念幣“環境保護—植樹節”銀幣,一套2枚。銀幣背面分別命名為“綠色生命圖”和“林海飛鳥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番春意濃濃,充滿綠色生命力的景象,大片森林構成了幣面的主景圖案,森林邊上,騎單車在大自然中郊游的年輕人,森林上空,鳥兒們自由飛過,兩個畫面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環保總局原副局長王玉慶表示,環保總局將升級為“環保部”。據王玉慶介紹,環保總局升級為環保部,表明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環保總局將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可以更多地參與國家的綜合決策。而且,把環境問題納入國務院的重大決策中,也更有力量,更方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間。工業發展的同時,也使生態環境面臨比較嚴重的態勢。一個時期,曾經因為片面追求經濟高速度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結果,人類遭受到了自然規律的懲罰,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歷史總是在總結中進步。享受成果又深受成果“副產品”之害的人們,靜下心來回顧走過的路,發現原來保護環境、保護原生態的資源與發展經濟同樣重要。亡羊補牢,迅速行動起來,于是,從粗放型到集約型,從節能型到資源環境和諧相處,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印證著人們思想的覺悟,行動的明智。
全民動員,讓民眾都明白優美環境的重要意義,于是,宣傳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設資源環境友好型社會,把藍天、白云、綠地、清新的空氣還給民眾,讓廣大民眾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之中,以更加健康的身體、心態迎接新世紀的挑戰。開展植樹綠化活動,這是很簡單且很有效的實際行動,兩枚銀幣,當然只是宣傳的“冰山一角”,但是管窺見豹,以小見大,顯示著綠化祖國,還清山綠水活動的決心和美好前景。
今年把環境保護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這個意義顯得更為重大。
一枚金銀幣就是一部文化,雖然從1979年以來發展時間不長,但卻包羅了廣泛的內容,值得研究。
借植樹節之際,一點感想,與大家共勉。
作者:小善,寫于2008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