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施耐庵的《水滸傳》外,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已全部走上貴金屬紀念幣。從1995年的《三國演義》(第一組)到2005年的《西游記》(第三組),時間跨度正好10年。紀念幣的材質從本色金銀過渡到彩色金銀,形狀從圓形到八邊形、扇形再到長方形,旨在通過58枚金銀幣打造方寸間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一開場即隆重推出六金五銀的龐大陣容,之后的二、三組削減為二金五銀,但主題和內容一致:正面均為作者羅貫中的頭像,背面采用小說中的精彩場景。1995年第一組屬于魏國,金銀主題幣的大場面均是流傳甚廣的“桃園三結義”;1996年第二組屬于魏國,主題幣中金幣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銀幣則是耳熟能詳的“三英戰呂布”;1997年第三組屬于吳國,主題幣中金幣是著名的“赤壁之戰”,銀幣則是“孫劉聯姻”的歷史傳說。
與《三國演義》全部采用圓形本色金銀幣不同的是,2000年開始發行的《紅樓夢》一金五銀紀念幣,采用彩色八邊形和扇形工藝。紀念幣正面均為曹雪芹的形象,3枚彩金幣表現三個中心人物:“寶玉賦詩”、“黛玉奪魁”、“湘云醉眠”。12枚彩銀幣是光彩照人的金陵十二釵,3枚扇形彩銀幣為“寶黛讀書”、“群芳夜宴”、“賈母祝壽”。
《西游記》金銀幣正面采用“西天取經”圖,三組規格統一為一枚1/2盎司圓形彩金幣+兩枚1盎司圓形彩銀幣+一枚5盎司矩形彩金幣+一枚5盎司矩形彩銀幣,最后以一枚1公斤圓形彩銀幣“取得真經”,表現西天取經的功德圓滿。5盎司彩金銀幣再現了小說的精彩場面。圓形金銀幣體現了孫悟空從石中出世,到保護唐僧取經過程中斬妖除魔的歷程。最后增加的面額300元的1公斤“取得真經”彩銀幣主圖完全寫實,將唐僧師徒取得真經的歡悅氣氛充分表現,既是《西游記》故事的大結局,也是《西游記》系列金銀幣的大團圓。
寫于2007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