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一部長篇神話小說,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合稱為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小說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力,超現實的魔幻神奇的筆法,塑造了虔誠忠厚的唐僧、神通廣大原孫悟空、偷懶貪嘴的豬八戒、吃苦耐勞的沙和尚等一系列鮮明生動、有血有肉的文學藝術形象。小說通過描寫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跋山涉水、除怪降魔的艱辛歷程,謳歌了他們堅強不屈的奮斗精神,表達了人們不畏邪惡、追求理想的美好愿望。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2003年8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之后,于2004年6月10日和2005年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又相繼發行了該系列的第二、三組彩色金銀紀念幣。
該系列彩色金銀紀念幣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正面圖案相同,為西天取經圖,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各不相同。在第三組中,“取得真經”為1公斤精制彩色銀質紀念幣,含純銀1公斤,成色99.9%,形狀為圓形,直徑100mm,面額300元,發行量5000枚。是《西游記》全系列幣中唯一一枚1公斤彩色銀質紀念幣。也是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至此第一枚1公斤彩色銀質紀念幣。地位特殊,堪稱該規格品種龍頭幣。
“取得真經”彩色銀質紀念幣的主題取材于《西游記》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唐三藏師徒行至西方佛地,得接引佛祖引渡后,至雷音寺大雄殿下,拜見如來佛祖至尊釋迦牟尼文佛的情景。
“取得真經”1公斤彩色銀質紀念幣色彩明快,氣勢恢弘。設計者充分利用了100mm幣面的有效空間,采取噴砂、反噴砂、部分圖形做亮的表現手法,將西方佛地祥和、友善、自由、平等的生活氣息豁然躍于幣面。只見佛光籠照的如來佛祖身著紅袈裟,肩披綠圍紗,左手橫托腹前,右手胸前作揖,慈眉善目地端坐在碩大的蓮花臺上。大比例的如來佛祖設計,顯示了佛祖的崇高地位和無邊的法力。蓮花臺元素的運用,意含了“蓮花藏世界”之說。據佛教的解釋,因荷花是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淤泥所污染,又非常香潔,故蓮花是“報身佛所居之凈土”。佛祖四周聚集著眾菩薩、金剛、阿羅、揭諦、大曜、伽藍,身態各異,神情祥和,該坐的登寶座,該立的立兩旁。唐僧、悟空、悟能、悟凈、白龍馬循規蹈矩,依次倒身下拜在如來佛祖面前,聆聽佛音,領取佛旨。在大面積反噴砂工藝手法祥云的填充下,整座大雄殿祥云盈繞,瑞嵐氤氳。而唐僧師徒及白龍馬因還未得如來佛祖加升正果,故設計師有意留了一段無祥云盈繞的空白地,堪稱獨到,忠實原著的敬業精神可見一斑。
“取得真經”是唐僧師徒不畏艱險,歷盡八十一難后理應得到的回報。作為一枚《西》(3)組中的關門力作,《西》全系列幣中唯一一枚1公斤彩色銀質紀念幣種,它所反映的主題之重,是《西》全系列中任何一枚幣均無法比攀的。當我們面對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后的喜悅,再遙望他們跋山涉水、披星戴月、餐風宿露的艱苦歷程,我們的心靈不僅僅是面對一枚貴金屬紀念幣,面對一部經典神話小說,而且我們的心靈要從錢幣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中受到啟發,受到震動;叵肴松S多時候,不如意的事接連不斷,經常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坎坷,但只要我們直立面對,敢于面對,不退卻,不氣餒,不放棄,就沒有淌不過的河,沒有跨不過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就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取到成功。
“取得真經”彩色銀質紀念幣的設計鑄造之精良也堪稱《西》全系列幣中的經典之作。幣面上,人物眾多而不擠,排列錯致而不亂,比例恰當,雕琢精細,色彩明快,艷而不俗,顯示了設計者對原著的深刻理解和精確把握,以及鑄造雕刻師的高超技藝。其介于小套幣與五盎司金幣之間的收藏品種,區區5000枚的發行量,四千余元左右的發行價格,使它的收藏價值、文化內涵、升值前景均誘人至極,因此,受到錢幣收藏愛好者的愛戴和青睞實屬情理之中。收藏升值前景不可限量。
作者:鶴舞泉海,寫于2006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