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由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和中國錢幣博物館聯合主辦的“2005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將于2005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舉行。
本屆博覽會是在我國舉辦的第十屆大型國際性錢幣盛會。主辦單位組委會在博覽會開幕前將全方位、多視角地進行前期宣傳,擴大受眾面,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布展風格突出文化氛圍,攜業界同仁共同向社會展示當代錢幣行業風采。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錢幣精品專場拍賣會、2004最受群眾喜愛的貴金屬紀念幣評選等活動。
“慶十年盛會,興集藏盛世”。2005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將給所有參展商提供一個展示精品、銷售產品、交流信息、擴展業務的絕佳機會。
目前博覽會招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主辦方將參鑒往屆展會的寶貴經驗,通過精心策劃、誠信招商、前期宣傳、專業布展等工作,將一屆融國際性、知識性、互動性的高質量國際錢幣博覽會展現在世界面前。
自1995年起,國際錢幣博覽會在我國的舉行已形成慣例,每年舉辦一次。中國金幣總公司已分別在北京(七次)、上海和廣州(各一次)舉辦了九屆“國際錢幣博覽會”(注:如與中國集郵總公司聯合舉辦,則稱“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2003年因‘非典’影響暫停一屆)。目前,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已成為亞太地區頗具規模和影響的大型專業和國際性的錢幣展會。本屆由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錢幣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展會將繼續以“弘揚貨幣文化、宣傳貨幣政策、促進中外錢幣文化交流和技術合作”為目標,把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錢幣文化傳播給國人,介紹給世界,借鑒和學習國外的錢幣文化,以達到相互融通,不斷提高的目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提供了這樣一個良好的契機和理想的平臺。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領導曾強調說:要進一步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交流本身就是一個提高,是對世界文化的促進。
貨幣鑄造是一個國家人文歷史、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標志和集中體現;而錢幣的研究、收藏則是世界上最為流行的民間文化活動之一,歷史悠久,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基于以上兩個原因,世界上貨幣鑄造及出口的主要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英國、德國、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等,每年定期定點舉辦國際性的錢幣博覽會,展示產品,交流鑄幣技術工藝,長期以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國是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錢幣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世界貴金屬紀念幣的重要出口國,舉辦自己的、具有高水平的國際錢幣博覽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與國際接軌、開放市場、展示風采的有效途徑。
90年代初,國內錢幣市場初具規模,逐漸走向成熟。基于這種情況,為推動中外錢幣文化的交流,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集郵總公司于1995年9月在北京舉辦了“1995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這是在中國舉辦的第一次涉及錢幣的國際性博覽會。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6家國內外造幣廠和錢幣經銷商參加了本屆博覽會。參展商以幣會友,交流鑄幣技術,展示各國錢幣精品,以一屆非常成功的盛會為今后舉辦的各屆錢幣博覽會塑造了一個良好的典范。
“96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是中國金幣總公司首次獨家主辦的、以錢幣為主的大型國際錢幣博覽會,共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國內外造幣廠和錢幣經銷商參展。隨著廣大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錢幣市場的發展方興未艾,集藏隊伍不斷壯大,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廣闊的前景吸引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
在最近的一屆國際錢幣博覽會上(2004年),共有128家國內外的參展商齊聚展會,較首屆展會(1995年),在展商的數量和參展質量上都實現了飛越。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5500平方米的大廳里,來自世界各國和中國各地的造幣廠、錢幣商經銷云集于此。在中國錢幣業搭建的這個開放、互動、多元的平臺上,以錢幣文化這種獨特的“語言”為媒介,相互溝通、交流,展開合作。
縱觀我國已舉辦的9屆國際錢幣博覽會,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當前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態勢。 自1995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成功舉辦以來,已走過了十個春秋。主辦方通過不斷摸索經驗,逐步和國際接軌,走向了成熟。十年里,主辦方堅持在開展商業活動的同時,大力提倡錢幣文化的宣傳和普及,使每一個參展者,每一位參觀者,在欣賞展品、切磋技藝的過程中,各有所得,各得其樂。
2005年10月28日至30日,金秋的北京又將迎來一次輝煌的盛會。它的舉辦將再一次引起國內外錢幣集藏愛好者的關注,也將成為今年國內錢幣收藏領域中的最大亮點。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寫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