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集最近沉迷中國集幣在線網站后臺論壇,發現很多錢幣界老師都在這里抒發言論。今天,小集就要和大家來講講我國的體育幣和奧林匹克幣的始祖——80年中奧和冬奧會。
這兩套幣也許并不被藏友們看好,但是在它們身上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研究了。這兩套幣,冬奧會金銀紀念幣發行于1980年2月,中奧會金銀紀念幣發行于1980年6月。這兩套幣里有金、有銀、有銅;有薄版幣、有加厚幣;小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類題材下的金質紀念幣!
第13屆冬奧會金質紀念幣,屬于精制幣,共發行了兩種,分別是16克和8克;面額都是250元,直徑達23毫米,重量為16克;采用黃金材質,成色高達91.6%。兩者在發行量上存在區別,16克金幣僅發行了500枚,8克金幣發行了20000枚。二者的正面、背面圖案相同皆是以中國國徽為主景,上刻“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面值為250元,左下角含有中國國旗以及奧運五環,正中間是以13根的弧線放射而出;背面的圖案則是男子滑降的畫面。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金質紀念幣同樣有兩種類型,除了重量上存在區別,一個重20克,發行量達500枚;另一枚中10克,發行了15000枚。一個其余皆是相同的,包括面額300元,直徑23毫米,成色皆為91.6%。兩者幣面圖案一致,正面主景是以國徽為主,下書面值300元,底部以花紋為基底;背面圖案則是選用了古代射藝的場景。
這兩種金幣的特點,讓兩者的收藏價值十分值得期待!
1、我國最早的體育幣、我國最早的奧林匹克幣
這兩種金幣是我國最早的體育幣,同時還是我國最早的奧林匹克幣。作為我國體育幣的始祖,不僅本身具有重大的價值,而且為后來體育題材的紀念幣開領先和,收藏價值明顯。
2、我國最早的不帶國號的紀念幣
在這兩套紀念幣的幣面中并沒有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這兩枚幣的正面均是以“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幾個字替代國號。這種幣面設計開了不帶國號紀念幣的先河。
3、材質、面值特殊
從金幣的面值/材質重量比看,冬奧和8克雞并列所有金幣里的第一名。因為它們只有8克的質量,相當于1/4OZ,而面值有250元;換算為:1000元/1OZ,非常巨大。
男子滑降的面值為250元,只有8克雞的面值和它一樣。射藝的300元面值,在金幣里更是唯其獨尊,雖然300元面值的銀幣有的是(如公斤生肖、如公斤熊貓、如公斤足球等)。
4、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絕無僅有
這兩套幣恐怕這是世界上奧林匹克幣里絕無僅有的了。眾所周知,奧林匹克的五環標志屬于國際奧委會專用,未經國際奧委會批準,不能隨便使用的。但是由于當時改革開放剛起步,我國人尚未跟國際接軌,對于知識產權并沒有完善的認識、規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將五環標志直接用字啊了幣面設計上。同樣犯錯的還有88年的女子舞劍金幣,自舞劍后,我國開始重視知識產權,沒有再犯類似的錯誤了。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冬奧和中奧都屬于內容錯幣。
錢幣收藏界的藏友們都知道這兩套幣中的加厚金幣屬于頂級幣。但就薄版金幣而言,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就因為它們生不逢時,有很多金幣在出來后由于國際金價狂漲而遭受肢解,令人扼腕。 所以時至今日,能夠以全品仍然屹立于世的薄版金幣,已然不多。
提問:你有收藏到這種金質紀念幣嗎?你覺得這種金幣的收藏點還有哪些?你覺得收藏價值還會再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