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2004年的1210會議上,中國金幣總公司領導鄭重承諾:為解決集藏愛好者們買幣難的矛盾,在經過詳細周密的調研、取經之后,力爭盡快建立“中國金銀幣直銷中心”。如今,我們欣慰的了解到:有關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直銷中心的掛牌也即將進入倒計時階段。有鑒于此,《金幣資訊》編輯部及“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特別約請當今錢幣市場的一些知名評論家、分析人士等,就即將推出的“金幣直銷”舉措進行研判、分析,以饗讀者及網友們!
金銀幣直銷之我見
近期金銀幣市場行情低迷,許多投資者都在反思,其中關于金銀幣銷售環節多,普通投資者購買金銀幣的成本比較高成為大家比較一致的意見,管理層擬通過擴大金銀幣直銷的辦法來加以解決,應該說這是一種改革傳統銷售方法的初步嘗試,其根本的目的是減少中間環節,讓供需直接見面,從而使得普通投資者的購買成本降低,另外還可以借此防止腐敗問題產生。由于擴大金銀幣直銷是一個新的發售模式,其成功與否對金銀紀念幣市場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所以直銷問題一直受到各方的極大關注。筆者擬從這樣幾個方面闡述自己的觀點:
一、 金銀幣直銷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銷售的對象如何明確,即是銷售給團體還是個人,如果既銷售給團體也銷售給個人,比例如何確定。其次是銷售的數量,是保證會員都能夠獲得貨源,還是會員本身還要分三六九等,視不同的會員靈活安排。第三是國家直銷法尚未公布,金銀幣的直銷如何從法律層面做到合法。第四是時限,會員訂購的金銀幣能否按約定的時限供貨,如果不能按時供貨怎么辦,有什么樣的補償辦法?
二、金銀幣直銷的幾種關系:
金銀幣直銷是利益調整的一種手段,原先的利益分配格局將被打破,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將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有幾種關系需要大家思考:第一是直銷與代銷的關系,中國金幣總公司已經與中國銀行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銀行今后可以得到的貨源多少與價格,與直銷的貨源多少與價格以及貨源獲得的時間先后將會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目前的72家特約經銷商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從這樣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將來的貨源如果是題材好發行量小的緊俏品種,各方都會要,相反,則會出現大家都不想要的局面。屆時是搞搭配還是搞抽獎?市場經濟強調效率和公平,搭配和抽獎是不是一種倒退呢?從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發,原先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不令人滿意是制度問題還是管理問題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呢?第二是直銷與堅持精品的發行方針如何協調好。管理層曾經提倡金銀幣發行要“確保精品”,我理解“確保精品”就是金銀幣的發行量從宏觀上要嚴格控制,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稀缺,現在提出要搞直銷,實際上是要滿足大多數普通收藏投資者的需要,如果直銷會員多,是否按需定產,這個時候金銀幣的精品概念是否僅僅是指制作工藝而不包括發行量了。管理層還倡導“理性投資”,如果金銀幣發行量很大,人手一幣,投資升值的空間有多少呢?如果收藏投資者看不到所購買的金銀幣今后的升值空間,怎樣才能“理性投資”、才愿意投資呢?
三、直銷要防止幾個認識上的誤區:
金銀紀念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又是一種以貴金屬材料制造的藝術品,在我們這樣一個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努力的國家,作為國家壟斷經營的金銀幣,在較長的時間里都只能是有錢人進行收藏投資的品種,這個基本國情決定了金銀幣的收藏投資群體在正常情況下是有限的,收藏和投資具有小眾特點,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確保精品”,是應該包括發行量概念的,直銷如果與此有沖突,應該首先讓位“確保精品”。其次,在會員購買緊俏品種的過程中,不排除有大量的雇傭“民工”排隊現象出現,對于會員資格的認定和辦理會比較麻煩,工作量會很大。另外,金銀幣直銷并不能代替對特約經銷商的管理,也不會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已經出現的諸如市場低迷等問題,直銷本身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和問題,千萬不要因為要直銷而認為直銷萬能。
作者:上海·如意,寫于2005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