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中國民俗系列---元宵節》金銀紀念幣于2003年12月22日起正式向海內外發行。至此,在《中國民俗》系列金銀紀念幣中,中國人民銀行已先后發行了的《中秋節》銀幣、《端午節》銀幣、《春節》金銀幣和《元宵節》彩色金銀幣。綜觀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民俗》系列金銀紀念幣,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枚數與表現形式的潛移默化,更多的融入了人性化因素。
從迄今為止已發行的“民俗”系列金銀幣的情況來看,《中秋節》和《端午節》銀幣均是1枚1套;《春節》與《元宵節》則均是1金1銀,只是前者均為本色金銀幣,后者為彩色金銀幣。從發行枚數的多寡和表現形式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發現,《春節》金銀幣枚數的增加,相當程度上與社會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春節”在民俗節日中的份量有關;而《元宵節》彩色金銀幣的發行,則進一步迎合與滿足了公眾希望發行彩色金銀幣的強烈要求。有鑒于此,我覺得這一系列潛移默化式的改變,是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得以逐漸進入平民化收藏與投資領域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越發引起社會各階層人士喜愛和重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發行量的變化,表明了管理層重視市場、尊重市場的一面。
細心觀察一下“民俗”系列金銀幣的發行量之后可以發現,《中秋節》與《端午節》銀幣的發行量均只有40000枚;《春節》金銀幣的發行量略微偏大一些,其中,金幣的發行量為50000枚;銀幣的發行量為100000枚。《元宵節》彩色金銀幣的發行量則在《春節》金銀幣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的削減,其中,彩色金幣的發行量只有20000枚;彩色銀幣的發行量也不過60000枚。從發行量的變化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一方面,發行量的多寡,更多的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而制訂的;另外一方面,《元宵節》金銀幣采用了彩色工藝之后,有關方面并沒有因迎合了市場喜好彩色幣而進行擴容,或者是繼續維持《春節》金銀幣的發行規模,因此,對《元宵節》彩色金銀幣的減量發行,我認為是一項保護市場、維持市場人氣的重要舉措。
三:合理進行金銀幣規格的設置,最大限度的迎合市場需求。
在迄今為止所發行的“民俗”系列金銀幣中,《春節》與《元宵節》金幣的規格都是1/3盎司。盡管這一規格也曾在早些年出現過,但如果對照最近幾年1/10盎司與1/2盎司金幣一統天下的局面,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這不僅是有關方面為了在盡可能大的篇幅內,最大限度的展示錢幣美的一種意愿,而且更表達了體恤民情,充分考慮到公眾與收藏愛好者們實際購買力的一個舉措。
四:“民俗”系列金銀幣將成為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作為有著燦爛悠久文化歷史與傳統的中國,除了“中秋節”、“端午節”、“春節”與“元宵節”之外,還有“清明節”、“重陽節”、“七夕節”等。這些民族特色濃郁的金銀紀念幣的發行,不僅可以進一步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與傳統,而且可以在有“禮儀之幫”之稱的中國更好的迎合人際間的交往,擴大與宣傳中國的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特別是隨著這一系列的不斷“發揚光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民俗”系列金銀幣,她必將成為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中一朵燦爛無比的奇葩。
寫于2006年,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