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初,當虎頭虎腦的“庚寅虎”亮相之際,人們驚奇地發現那擬人化的生肖虎竟然透出了一股豪氣,而這種豪氣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郵市中,竟然真的形成了虎虎生威之氣概。當我們回眸一年來的郵市表現,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牛氣沖天。
事實上,郵市在2010年的逞強早在一年前就隱約可見。當2009年3月下旬“奔馬”小型張邁出志在必得的馬蹄之際,郵市全面復蘇的號角即悄然奏響,只是當時絕大多數
郵票價格依然處于低迷狀態,根本沒有人會關心以JT郵票為主的“老郵”復蘇已悄然開始。由于30多年來每一次郵市復蘇,打頭陣的均系JT郵票,因此一般的投資者可以忽視“庚申猴”郵票的創新高,卻絕對不能夠漠視JT強勢品種的整體回升乃至創新高,兩者均屬于JT郵票范疇。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郵市風向標的“庚申猴”郵票,往往會領先郵市整體復蘇1─3年,而JT郵票中的強勢品種也會領先于市場全面復蘇的腳步。
相信到了2010年年底,已沒有人懷疑郵市的復蘇,但依然有人會不解地問:為什么郵市會在2010年才體現出強勁復蘇的狀態呢?
筆者在2009年8月份曾在《中國集郵報》上撰文介紹了“神奇的菲波納契數列”,并明確指出2009年就是第三個郵市周期性行情出現的時間之窗。現在我們回過頭來驗證,郵市確確實實地如期形成了周期性行情,僅僅在過去的21個月,郵市完成了牛市最困難的第一階段──復蘇期,而這個復蘇期在2010年中走得最為典型,讓大多數郵人有了感覺。不過筆者依然要提醒的是,本輪牛市的開端實際上在2009年3月份就開始了。為了讓郵人能夠全面了解郵市一年來的走勢,筆者特歸納如下:
郵市復蘇完美收官
與2009年僅是部分JT郵票強勢品種復蘇不同的是,2010年的郵市復蘇趨于全面,不僅JT郵票全線回升,“文”字郵票和編號郵票也強勢上漲并創出新高,而編年郵票等近期品種的上漲更是郵市完成復蘇必不可少的。從市場的實際走勢看,2010年年初開始是以JT套票中的強勢品種和編號郵票創新高為特征,顯示出領先一步的“老郵”承接2009年的回升,來完成復蘇狀態。到了2010年5月份郵市進入“歇夏期”,但大多數品種強勢盤整,市場也形成熱點新老交替的轉換。7月下旬生肖板塊的崛起宣告“歇夏期”提前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編年郵票拉開上漲的帷幕,8月份小版張整體走強、10月份編年郵票(含小型張)回升、11月份的紀念郵資封片紛紛上揚等,非常明顯地體現出郵市各板塊梯次漲升的格局。實際上,到2010年12月中旬,郵市上的主流熱點板塊均已完成了復蘇,特別是早、中期品種更完成了對1997年市價高點的突破。近些年的新郵也上漲到突破的臨界點,如多數8元面值的打折小型張在7.5元的重要價位附近強勢盤整。
生肖熱點橫貫全年
在郵市大行情中,生肖郵票歷來是行情的重要推手,由于第一輪到第三輪生肖郵票橫貫整個JT郵票板塊和編年郵票板塊,因此其影響力在行情的發展中舉足輕重。許多人不明白“庚申猴”郵票為什么會從8分錢漲到令人吃驚的11000元,其137500倍的漲幅和年均4583倍的投資增長率不僅創下了一枚正常發行郵票的升值奇跡,也成為了郵市中最令人信服的“硬通貨”。事實上,除了龍頭效應外,此票的最大特點就是生肖題材。而回眸過去所出現的三次郵市大行情,無一例外地能夠看到生肖郵票顯山露水的身影,自然熱中之熱的“庚申猴”一騎絕塵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2010年的郵市復蘇中,生肖板塊再度體現出其高人一籌的強勢特征,無論是成交還是市場熱點,生肖郵票成為全年郵市貫徹始終的熱點。且第一輪生肖郵票、第二輪生肖郵票和第三輪生肖郵票的此起彼伏,演繹出令人眼花繚亂的熱浪,并在不斷的上揚中,出現了不少“黑馬”品種,其中雙“龍”戲“鳳”是最佳的表現。從全年的漲幅表中,可以看到“戊辰龍”和“庚辰龍”全張票位居前列,而“辛酉雞”郵票也位列前十名,漲幅分別高達11.9倍、7.3倍和4倍。相對而言,咄咄逼人的“庚申猴”郵票因前期漲幅較大,今年的升幅只有1.1倍,不過在高位能夠形成如此的連續升勢,成績依然驕人。
必須看到,在此輪復蘇期中,所發行的三輪生肖郵票幾乎全部創出市價新高,特別是第一輪生肖和第二輪生肖全張票的表現不俗,其中處于發行天量的第二輪生肖全張票更是擺脫長期打折的桎梏,體現出生肖題材的無窮魅力。至于第三輪生肖版張,則是市場上成交最活躍的板塊,其全張票、小版張和贈送小版張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動形態,帶動了大量近期郵票的上漲。
板塊輪動彰顯牛氣
實際上,生肖郵票的全年走勢是以板塊輪動方式展現的,而這種板塊輪動無疑是郵市上新老郵票板塊輪動的最直接反映。從熱點分析,上半年第一輪生肖熱點明顯,也是JT郵票(含編號郵票和“文”字郵票等)成為市場主流熱點的寫照,而“歇夏期”后開始的下半年行情,市場熱點明顯向編年郵票傾斜,市場中打折品種的補漲顯現了各類郵品梯次漲升的特點。因此第二輪生肖郵票和第三輪生肖郵票在8月份明顯趨強,其主要表現在成交量的放大和價格的回升中。
在2010年的行情中,從大板塊方面看是早、中期發行的郵品和新郵的交替輪動,一旦“老郵”回調,則新郵就會登臺亮相;反之新郵調整,則“老郵”又會拾起行情延續的接力棒。而從小板塊方面看,除了三輪生肖版張的輪動外,強勢套票(含產品票)、小版張、雙連小型張、小型張、小版票、紀念郵資封片也紛紛形成輪動格局,并在輪動中逐步修復超跌價格,走出上漲行情。到12月下旬,市場上主流板塊均已完成了復蘇走勢,特別是11月中旬以來小版票、套票小版張、不干膠品種和兌獎系列小版張的走強,使得小版(票)張的復蘇基本上全面完成。
超跌品種價值回歸
郵市復蘇期全面完成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市場上超跌品種的修復,即筆者一直談及的價值回歸。而這種超跌品種的價值回歸特征在2010年9月中旬之后變得格外明顯。如8元面值超跌小型張回升到7.5元頸線位就是最直接的證明,而紀念郵資片中超跌品種價格回升到1.5元以上也是如此,至于年初尚在打折的“壬申猴”、“癸酉雞”、“甲戌狗”全張票收復面值并創出市價新高的走勢,更是最為典型的價值回歸。
當然,在2010年年底依然有不少編年票(特別是近幾年發行的新郵)處于打折的境地,但如果比較年初打折的品種和數量,那么到歲末這個比例已大為縮減,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量超跌品種價值回歸的狀態,至少1985年至2009年的各年年冊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揚。一些年初表現平平的郵票,到了年底也竟然呈現令人炫目的上揚走勢,如“清明上河圖”小版票就揚升到60元以上,而年初的價格僅在11元。至于過去乏人問津的多版式小版張,更是表現出特有的強勢,其中2003年發行的“古橋”和“民運會”小版張的漲幅分別為5.4倍和3.3倍,遠超其他的多版式小版張升幅,須知這些品種年初的溢幅在同期品種中仍屬落后,但到了年底卻大有后來居上的態勢。
總結一年來郵市的表現,上述特征非常明顯地反映出郵市復蘇的趨勢,且隨著大量主流板塊的全面復蘇,郵市的復蘇在12月中旬已全面收官,因此2010年的行情不僅宣告了郵市12年低迷調整期的終結,同時也預示著新一輪行情的開始。而由于此輪復蘇期以穩扎穩打、梯次推進、價值回歸為特征,所以也為2011年的市場步入牛市第二階段──繁榮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至少在歲末之際,集藏者和投資者已看到了郵市走出大行情的曙光。而在年初不少人對市場的走牛依然將信將疑,更有不少人對郵市能否步入四度輝煌嗤之以鼻。但我們永遠要記住一點,市場永遠是對的,而其固有的發展規律也是任何人無法抗拒的,唯有承認現實,順應市場運行的潮流,才能夠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或許那2011年引頸眺望的“機靈兔”正在為我們繪就奔月的藍圖,畢竟傳說中的奔月已成為現實。而只要我們尊重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那么郵市在新的一年運行格局也就變得十分明確,讓我們一起迎接郵市繁榮期的到來吧!(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