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營 北京報道
除留下兩萬元作為急用,李強將所剩的現金全變成了固定資產,房產、紅木家具、黃金等。北京某品牌地產公司副總,手中的資金基本上都放在他不可對外言說的N套房產上。
43歲的銀行家劉先生更為靈活一些,他當前的現金分配結構是:40%固定資產、40%股票、20%備用資金。而與他同等階層的朋友們,普遍擁有兩套房產之上的他們,目前討論最多的是,合伙投資整套寫字樓或者底商或者購置高端住宅。
通脹的氣息越發凝重。上述中富或者小富階層們,有一種共識是,將貨幣加速資產化。
剛需已經被排擠在外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留下的發揮空間現在屬于中富階層。而最近,部分地區別墅市場的悄然熱銷以及寫字樓、商業地產成交的逆市上漲,都冠上了資金避險的旗號。
貨幣資產化之戰
對通脹氣息最敏感的,是社會的中富階層們。
李強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因為通脹預期購買了一筆黃金。最近,并不善于投資的他,對于通脹的感受越來越深刻。他甚至開始規勸身邊的好友,將手中的現金全部換成固定資產,而他自己,甚至還利用信用卡購買了相應的紅木家具。李強認為,只有固定資產才能抵御通脹,而通脹越強烈,借錢就越劃算,提前還貸都是吃虧的。
銀行家劉先生身邊的朋友更具代表性。劉先生身邊的朋友投資方向分為三類。第一,保守的。會在擁有二三套房產之后,再購買一些黃金,然后將部分存款放進銀行。第二類,資產投資占主流。調控之前,大家都會投資房產,但調控之后,投資商業變得越來越多。第三類,擁有固定房產之后,將錢全部投向實業。
“不管哪一類,共同的特點是,別看這些人身家都是千萬級別,但手里的現金可能就幾萬塊錢而已。隨著通脹預期加大,對于固定資產的追逐,中富階層們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在劉先生看來,各類投資收益中,降低風險是最主要的。他的投資原則是,絕不進期貨,依然看好房產。“3-5年內,房產的價格還能漲20%-30%。”這是劉先生身邊朋友的普遍看法。
最近,劉先生的朋友們又燃起了寫字樓和底商的投資興趣。“就在最近,我的幾個朋友合伙在SOHO買了一整層商業,然后租給了四川的一家餐廳。然后,按照各自的投資,各家收取各自的收益。”
“現行宏觀調控政策并沒有解決經濟領域的根本問題,資產泡沫被壓制的同時,商品泡沫傳導現象儼然已經出現。”在“北京別墅熱銷解碼與走勢研判”論壇上,萬通天竺新新家園項目總經理丁泰表示,“在基本經濟要素未發生實質變化的趨勢下,消費者、投資者會自然而然地遵循市場規律而動。目前相當規模的投資者入場,或許只是在為他們的資金資產尋求避險工具。”
9月底二次調控重錘落下后,萬通天竺新新家園看盤的人雖然有所減少,“但并沒有出現太多客戶因為二次調控而放棄換簽的,也就是說退房者不多。”丁泰說,因為這段時間房地產業內人士以及金融人士的購房者占據了大部分。“可能是這兩類人群與其他類人群對形勢的看法不一樣。”在丁泰看來,這兩類人群對于通脹的感受以及貨幣資產化的意識更強。
被解救的別墅市場
丁泰的看法可能代表了絕大部分開發商。她認為,房價早已變成了一種貨幣現象。房地產在貨幣貶值的過程中取得了相當高的增長幅度,從而保證了價值未被稀釋。投資者如果5年前把這部分錢不是投入房地產,而是投入貨幣類資產,例如保險或債券,恐怕今天其財富只有被稀釋。
上述北京某品牌地產公司老總很忌諱別人問起自己有幾套房產。在他看來,盡管調控當下,但既能保證收入,又可以變現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只有房子。“我放在銀行的流動資金只有幾十萬。大部分資產都在房產上。”這位老總從2008年開始就不斷買房子。
越來越兇猛的通脹預期,似乎解救了原本可能會面臨大量退房潮的高端住宅開發商。被冠上保值升值的高端住宅在11月份突然成交上漲。
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1月第三周(11月13日-11月19日),北京別墅市場成交經歷量價齊跌后,出現大幅度上升現象,成交金額和成交面積上升比例均超過25%,成交均價也有上升,升幅達507元/平方米。其中,中高端別墅(總價600萬元以上)占62.32%,而經濟型別墅僅占27.54%。北京城區內的中高端住宅,也在11月份表現出成交上揚的趨勢。據紅璽臺相關負責人透露,11月份至今兩周的時間,紅璽臺已銷售出20余套住宅,連續兩周單周銷售過億。
國金證券[16.95 0.30%]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表示,高端物業所起的作用,就是領漲止跌。豪宅產品有別于其他普通商品住宅,其買家群體相對比較獨立,投資豪宅產品,保值增值能力非常明顯。
資產泡沫化之憂
房地產調控也因為通脹變得愈加復雜。
SOHO中國[5.99 2.57%]董事長潘石屹認為,通貨膨脹主要是貨幣發行太多造成的,對中國來說主要是輸入型的通脹。美聯儲QE2讓全球市場都很緊張,它對中國可能造成兩種影響:一是輸入型的通脹;二是資產泡沫的出現。
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執行董事婁剛近期也表示,明年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矛盾將是資產泡沫化,急需解決。面對泡沫化的趨勢,他認為,在房地產方面,政府應有一個全套的解決方案,首先要打通地方政府融資渠道,不再主要依靠土地出讓收入來支持地方財政;其次要減免發展商的隱性費稅,要對高端物業征收重稅,增加其持有成本,擠出其中的投機資本。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3.32 0.91%]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記者表示,通脹背景下,首先就是要把資產泡沫控制住,人們才敢消費。如果央行利率水平過低的話,就會導致社會資金配置發生扭曲,大家就會認為,有錢也不要存在銀行里面,同時利率過低,就會使得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一些資產的炒作上,炒房,買房,不利于增加消費。隨著后續緊縮政策持續出臺,資產價格上揚的預期可能會發生改變。
劉先生們還是有一絲隱憂。他并沒有與朋友一起投資商業。他更愿意留出40%的貨幣放在股市上。在調控后,他僅購買了一套四環以內的200萬左右的小戶型。原因僅是,好出租,收益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