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物以稀為貴在2010-11-4 9:02:00的發言:
請問紙幣中有一種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幣冊,存量大嗎?價格如何?麻煩知道的講一下。
“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
的認識性定位
隨著精制幣收藏投資熱潮的全面興起,精制幣在全國錢幣收藏界影響在不斷擴大,地位不斷提升,人們關注的目光越來越集中,收藏投資的品種不斷豐富和齊全,認識的水平越來越高,研究的程度越來越深,分析也越來越細,可謂當前的種種良好氛圍,對推動精制幣健康穩健的向前發展都將產生積極意義。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作為精制幣群體(或版塊)中一套不可缺少的品種,情況較為特殊,市場眾說紛紜,猜測頗多,懸念不小。為使廣大的收藏投資愛好者對該品的本質性特征了解的更加清晰,從而把握藏品個性與共性的關系,恰倒好處地開展精制幣收藏投資活動。通過調查了解和認真分析,現對該品提出以下三個認識性定位,供市場和精制幣愛好者參考。
一、歸屬性定位
流通紀念幣有普制與精制之分,她們的發行權與一般的流通貨幣一樣,同屬于國家中央銀行,具有至高的權威性。就發行渠道來看,流通紀念幣中的普制幣通過兩條線發行,一是大部分的裸幣是先通過全國的分支機構層層下發,然后再通過各分支機構所在地的各商業銀行面向社會公開等價發行。二是少部分由中央銀行授權專業的錢幣公司裝幀,通過錢幣經銷商渠道面對社會溢價發行;而流通紀念幣中精制幣的發行渠道則是唯一的,只能通過中央銀行授權的專業錢幣公司裝幀,通過錢幣經銷商渠道面對社會溢價發行,所以,我們應該將精制幣視為集外表裝幀、幣品本身、證書于一體的組合,講究的是外延、內涵、身份權威確認相統一的錢幣藝術文化,而并非人們直觀想象的僅為孤幣的概念,更不能落入只能單以金屬幣形式存在的俗套。眾所周知,在流通紀念幣的整個發行歷史中,除寧夏、廣西、六運會三個品種外,在流通紀念幣每套普制幣發行的同時,中央銀行都授權專業錢幣公司裝幀還發行了數量不等的精制幣,而且一般都是以幣加外包裝再附證書的裝幀形式存在。但是,在建國50周年和迎接新世紀的重要歷史年份中,為紀念歷史意義的重大,中國人民銀行在發行普通流通紀念幣的同時,還分別破例發行了兩套紀念鈔,也是截止目前為止發行的唯一兩套紀念鈔,在專業錢幣公司發行的這個渠道中,都是以一鈔一幣聯冊裝幀的形式發行。就精制類而言,那就是發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和“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綜上所述,精制幣是集外表裝幀、幣品本身、證書于一體的組合,講究的是外延、內涵、身份權威確認相統一的錢幣藝術文化,那么,由于該兩個聯冊的發行,精制幣的內涵難以避免的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特殊性,這就是實體部分有了新的內容,由過去的僅為幣發展到了一幣一鈔,而且不可分割。所以,無論從精制幣發行渠道的唯一性,還是從精制幣構成的統一性來看,以上每套聯冊的客觀產生,都可以充分說明,不僅這樣的聯冊屬于精制幣群體中不可缺少的完整品種,而且它們的加入,還使精制幣文化的內涵得到了豐富,讓精制幣的發展和創新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的發行量為4萬冊,其中,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的號段為j00300001——j00340000,證書相對應的號段為00001——40000。由于迎接新世紀紀念鈔的總發行量為1000萬張,鈔上自然有1000萬個不同的號碼,而j00300001——j00340000的4萬個號碼,是“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中紀念鈔的專供號,具有特定性,所以,只有確保鈔是在j00300001——j00340000號段中的前提下,再證實證書的整個5位數號碼與鈔的后5位數號碼相一致,才是有效的“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才能歸屬于精制幣中規范的完整品種,這是由精制幣文化藝術的真實性、原始性及不可替代性所決定的,否則,其它任何形式的鈔與證書對號或非對號的派生組合冊,它們的文化藝術及內在價值都不屬于精制幣文化藝術體系的范疇,只能以其它價值形式在市場中體現。
二、有效存世量的定位
“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的發行量為4萬套,從理論上來說,它的存世量也應該是4萬套,但從現實來看,由于歷史的原因,致使其實際有效的存世量與發行量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能夠反映該品真實原貌的有效存世量究竟有多少,市場各方眾說紛紜,有說的2萬左右,有的說1萬左右,有的說5千左右,下面我們就以4萬的基數,結合市場的歷史及特點加以分析,以便獲得相對準確的有效存世量定位結論,更好的為大家從事收藏投資活動提供有益幫助。
一是從發行時的市場情況分析。該聯冊于2000年初發行,當時的錢幣市場非常的低迷和蕭條,處于典型的熊市當中,精制幣收藏理念尚未萌發,市場交易清淡,4萬套的發行量,按每冊的基本面值110元計算,總市值也在440萬元,加上20%的最低溢價因素,總發行市值起碼也在530萬元,這在當時的市場狀況和精制幣觀念淡化的情況下,數值可謂是巨大的,精制幣收藏投資渠道更是無法承受的。但是,在至2005年長達5年的熊市期間,由于新世紀紀念鈔的題材廣、影響大,發行量相對比較適中,市場需求較好,致使單鈔價格始終處于高于面值的10%—30%之間,因此,幣商們為了經營的需要,加上對精制幣的理解僅局限于幣的誤區,促使他們加大了幣鈔分離,主營銷售世紀鈔的舉措,從而使大量的聯冊受到了原始性毀壞,至今難以有效復原,這是客觀因素所造成的;二是從其發行量對人們的心理影響分析。在精制幣的后期品種中,多數發行量都在2萬套,該冊4萬的發行量,加上面值較高,總市值大,在人們的心理上構成了極大的壓力,從而使該聯冊歷史上落入了幣商們急功近利的分離銷售,收藏投資者駐足觀望,退避三舍的惡性怪圈,因此,心理上的障礙,是該聯冊大量受到原始性毀壞的主觀因素;三是從對當前精制幣市場及收藏投資者隊伍的調查了解來分析。近一年來,京滬大市場已經沒有出現過較大量貨源的情況,經多方了解,最多的時候偶然有過幾百套的情況,而近半年來,隨著精制幣理念的進一步深入,價格的逐步上升,貨源最多的時候,也就幾十套,近三個月來,市場貨源基本算是枯竭了,偶爾也只有很少的零散冊出現,并且價格不低,基本穩定在千元之上;從全國的精制幣收藏投資者隊伍對該聯冊收藏持有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精制幣收藏投資者還沒有該品種,在少數的持有者手中,數量也極為有限,一般都是1-2套,多的也在10套以內,極個別的收藏投資大戶,估計也就百套左右,如果僅僅這么統計,數量也就只有千套左右,顯然難以令人置信。所以,持有該聯冊的還應該有其他群體:一是經過歷年禮品消耗而沉淀到其他收藏者手中的部分,這個群體通常為被動性持有,具有面大范圍廣,極為分散,各人數量少的特點,籌碼基本處于永久性鎖定的狀態,但數量非常難預計,估計最多也不會超過5千套吧。二是有超前眼光的非精制幣錢幣投資者。這個群體預計不會太大,預計最多只有30—50人,以平均持有50套來計算,也就2千套左右,這些籌碼根據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通常有獲利兌現的要求。三是少數的錢幣經營者。這個群體可能會更少,主要分布在京滬或武漢、廣州、成都等大市場中,人員數量最多也不會超過20人,但持有的數量可能會參差不齊,持有的結構也難以準確分析,經與多方有識之士溝通估算,持有總量應該也只在2千左右。另外,隨著市場對該聯冊原始性面貌的認可,伴隨市場價格的上升,一場“證鈔”復原配對的運動再所難免,但是,由于時間久遠,分散性太大,最后的成功率就算有5%,也就1千五百套。以上分析統計,雖然不能說精確無誤,但也屬于拋算了,所以,“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的有效存世量定位在1萬套左右,最多出頭的樣子,就目前來看,應該已經是上限了。
三、當前市場價格的定位
在當前精制幣的收藏投資隊伍中,收藏投資后期品種的群體占據了主流,也就是以收藏投資朱德幣以后的小全套為主,而后期品種除了以上兩套聯冊外,其余品種的發行量都是2萬套。如今,“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和迎接新世紀精制普通紀念幣聯冊”由于種種特殊的歷史原因,現實的形成了1萬套左右的有效存世量,無疑成為了人們對后期品種配套收藏的瓶頸,隨著收藏隊伍的不斷壯大,這種效應還將更加明顯。截止目前,一般最普通的精制幣價格都上漲了6—7倍,如陳云、人大等,許多熱門品種還漲幅更大,有的甚至高達數十倍。以該聯冊歷史最底價130元,到現在的1100元來計算,漲幅也就只有8倍多,該聯冊的特殊題材及瓶頸效應還絲毫沒有顯現出來。因此,無論從理論的估算還是現實的預期來看,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和升值潛力都將是巨大的,當前千元附近的價位,已經毫無風險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