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紅一角是三版紙幣中的點睛之作
三版大全套27枚要四萬元左右,已超過大眾的購買能力,三版小小全套(面值18.88元的那種)因為全品相的市價不到兩千元而得到了普及。
三版小小全套有反映集體精神、團隊精神、人民合作生產精神的十元大團結和普通棕色一角,有反應工業生產的五角紡紗和二元車工、五元煉鋼,有反映當時國民運輸業的1分卡車、2分飛機、5分輪船、2角橋梁和1元拖拉機,它們的幣面顏色各異,設計各有千秋,但這種小小全套卻有一個最大的缺憾------唯一能體現文革時期瘋狂時代特征的、最能體現三版文物價值的、三版紙幣中的點睛之作棗紅一角沒能入席!
棗紅一角在三版紙幣中最先公布發行(1962年4月20日),全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因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而被那個瘋狂的文革時代的領導管理層驚覺認為該票犯有嚴重的政治路線錯誤------最典型的“右傾”!!!成了文革時期唯一一枚政治錯票!!!不管中國的老百姓知不知情,認不認同,反正當時的政權忽然認定它是錯票,于1971年11月20日開始提前只收不付,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謂之為稀世珍品并不為過。
這枚在老百姓們視為十分正常的好票,卻在當時“左右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大錯誤。更有甚者,當時有政治覺悟高的紅色分子根據該票中的生產工具,發現了該票設計者鏟鋤矛旗(鏟除毛旗)的“險惡寓意”。
1966-1976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瘋狂歷史時期,真不知中國的老百姓是怎么過來的,也不知道棗紅一角的原設計者是否平安的度過了那十年。
歷史已經過去,銘記歷史才能更好的展望和開創未來。記錄那段瘋狂的紅色歷史的,有當年中國郵政發行的文革郵票,大多天量發行卻價值不菲,幾枚撤消發行的文革郵票更是成為現今各個著名拍賣會的寵兒,成交價不斷創出新高---2009年大一紅數百萬元人民幣,同一天小一片紅也拍出了最高60多萬元的天價,而更權威的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唯一一枚文革紙幣,也是因政治錯誤而提前收回苛刻銷毀,存世量稀少卻還在萬元下方徘徊,很少有投資者關注。
由于票幅規格、顏色、設計、格調、冠號位置、政治底蘊與所有其它三版角幣都完全不同,棗紅一角好似三版紙幣中的靈魂,只有加入了這枚中國紙幣史上唯一一枚能反映瘋狂文革時代特征的紅一角,三版小全套好似立即活了一般,是三版紙幣收藏的靈魂。
筆者認為,題材和珍稀成度是決定郵幣卡收藏與投資的永恒的主旋律,小本片中的未發行錯版24節氣小本片---錯綠(全部流出量僅約800-1200套)和三版紙幣中的棗紅一角這兩款稀世珍品肯定會有價值發現的那一天。